石河子,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直辖县级市,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实行师市合一管理体制,以“戈壁明珠”的美誉著称于世,是国家一带一路战略重要的交通枢纽,具有深厚的军垦文化底蕴。石河子地处祖国的西北,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长而严寒,夏季短而炎热。一年中冬季采暖期为半年(10月15日到次年4月15日)。本文以新疆石河子市人民医院外部环境及流线为研究对象,以期为其他类似医院改扩建项目的设计提供参考。

一、现状医院概况:

石河子市人民医院(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始建于1964年,正式成立于1967年,现已发展成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社区卫生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1993年2月由政府批准我院为石河子市急救中心。

医院现有在职职工1438人,高级职称167人,教授、副教授23人;现有临床科室36个,医技科室11个,管理部门26个。

医院老院区现状主要建筑物包括5层的门诊楼、3层的高干病房楼、4层的急诊病房楼、11层的内科病房楼、5层的医技楼、5层的外科病房楼、5层的行政办公楼。以及东侧的石河子卫生学校可用地块(如图示)

二、外部流线组织及环境品质设计的重要性

一说到医院,不少人的脑海里都会很自然地浮现出这样的场景:身穿白大褂穿梭而忙碌的医护人员、精神不振的病人、焦虑万分的家属……再结合自身求医经历,尤其是确诊之前那种极度不安的心情,对医院的回忆真是令人倍感压抑。结果,医院变成了生活中许多人的一种“忌讳”。医院是救死扶伤的场所,给予人们的应该是安全与健康的依靠,为何反倒容易引起人们的负面情绪?某种程度上,导致这一问题的一大原因,是在当初的设计环节未充分发挥医院对其使用者的心理抚慰作用,人们难以从中获得足够的心理慰藉。若在设计时就注意这个方面,让进入院区使用者从一开始就感受到更多的关注与爱护,必将会对就诊者获得温暖自在的就诊体验大有帮助。外部流线组织与环境品质设计事关患者进入院区的第一印象,对患者的就诊评价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下文将以老院区改造为例,论述如何利用清晰而合理的方案设计,来提高院区流线的合理性,提升外部环境品质。

三、现状医院外部空间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作为医院与外部城市联系,又是城市景观构成部分的医院外部空间,一方面向医患双方提供了一个开展室外活动的空间,另一方面又联结了院区内的所有建筑及交通。总体而言,医院的外部空间介乎用地红线和建筑实体之间,其土地归属权属于医院,为院区的外部空间。

使用者进入院区首先接触到的就是医院外部空间,就诊者就诊体验也是从这一刻开始的,其是患者由城市转向医院的最末一段路程,关乎患者如何平安、便捷地进入医院,迅速、及时地开展就诊活动。若在设计时对医院的外部空间没有准确的认识,就会割裂医院与城市的联系,导致二者不协调。

(一)现状医院存在的问题

1.院区现状广场功能混杂,与城市联系不紧密

由于历史的原因,老院区普遍存在功能混杂,建筑杂乱的现象。这主要是由于院区建设缺少统一的规划,建设基本是见缝插针,那里有地建那里,造成院区外部环境杂乱无章,尺度失宜。

医院现状广场沿北三路东西向展开,呈不规则的长方形,由门诊楼、高干病房楼、急诊及病房楼共同围合而成,三栋建筑各自独立,建设年代各不相同,建筑形象杂乱无章。东南角高干病房楼建设年代久远,形象较差;贴临城市主干路布置的同时,将原本完整的院前广场切去一角,阻碍了院区与城市的视觉联系,使得原本开阔的院前广场显得局促紧张,这对医院形象展示,患者就诊体验无疑有重大的影响。

 院区现状不规则且不通畅的门诊广场

2.院区现状流线混杂,交通拥堵

谈到去医院看病,特别是去综合性的大医院,相信每个人都有惨痛的经历:五分钟看病,半小时进门。医院交通问题的产生,最主要的当然是私家车的普及,人们出行方式的改变。除此之外,还受周边城市交通现状,医院外部空间与城市的接驳,尤其是主入口广场流线疏导功能的影响。

现状医院由于功能布置混杂,加上单一的出入口模式,门诊、急诊、探视都得通过院区南侧主入口来组织协调。如果再复合上车行、人行,物资的进出以及办公人员流线,那真是喧嚣如集市,热闹非凡。门诊、急诊、医技、病房散落的功能布置,单一的出入口接驳,必然造成流线的混杂和交通的拥堵。松散的功能布置,使院前广场承担沟通院区与城市联系的同时,还得负担起患者就诊过程中门诊、医技间的往复穿梭。此时,院前广场不仅是城市的客厅,也是院区的客厅,所有的功能转换,流线组织都得通过广场来组织,不乱,不堵只能成为人们想象中的奢望。

门诊高峰期出入口交通照片

3.院区现状车位不足,停车混乱

院区现有停车位385个,其中员工及小区人员登记的免费停车数为2300辆左右,现有车位远远满足不了本院职工和就医患者的停车泊位需求。就诊早高峰阶段车辆拥堵现象最为严重,交通处于瘫痪状态,患者及家属怨声载道。因停车场车位数量有限,患者常在院内往返寻找车位,增加了患者的就诊时间,导致了患者的焦急不满情绪。本院职工为了能找到停车位不得不提早上班,没能找到车位的只能停在周边小区内,给员工上班带来不便。

车位不足已经成为医院建设的一个普遍问题。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停不下的结果,必然是乱停乱放,挤占地面景观空间。大量的地面汽车对患者就诊体验的影响不言而喻。停车位配置的不足,一方面是由于医院相关建设规范中对车位配置标准的相对滞后;一方面是由于人们出行方式的改变。城市公共交通与医院衔接的便捷程度也是影响患者出行方式选择的重要因素,使用公共交通多了,对车位的需求少了,自然也能一定程度上解决停车位不足的问题,毕竟需求决定数量。

现状停车场照片

4.院区现状外部形象各自为政,缺乏统一的规划

院区内现有空间格局是伴随着医院的发展逐步形成的。医疗技术的日新月异,医院规模的逐步扩大,原有建筑空间不能满足医院功能使用的需要,医院建设逐步推进,那里不够补那里,再加上建设时间跨度较大,缺乏统一的规划,形成现状建筑功能缺乏联系,立面各自为政的杂乱状态。

门诊楼位于广场西侧,呈“L”型,竖向长窗,风格现代,建筑形象较好;高干病房楼位于广场东侧,主立面沿北三路展开,呈东西向较长的“L”型,立面最突出的就是融入了弧线元素,超然于院区其他建筑之外;急诊及病房楼,作为广场的背景,位于内科病房楼的南侧,对称式的布局,立面方窗;内科病房楼,11层,体量最大,对院区形象起主导作用,有明显的军垦风格。

(二)解决策略

1.拆除高干病房、门诊楼、急诊及病房楼,整合院区功能,形成完整开阔的院前广场

改扩建方案形成的通畅、尺度适宜的门诊、探视广场

在城市规划学中,400米被认为是人们能接受的最大步行距离。若结合病人就诊的全流程加以综合考量,去掉折返及在科室间的奔波,广场所剩下来的空间已经不算宽阔了。患者进入院区首要心理诉求还是尽快的确诊病情,尽快就医。院前广场还是功能实用为本,愈小愈佳。小广场拉近的是医院与城市的距离,也是医院设计人性化的体现。广场,因小而便,因小而亲,因小而近。这里的近不仅仅是距离的拉近,小广场更容易使人产生亲切感,更舒心,更自在。

设计拆除高干病房、门诊楼、急诊及病房楼,以现状内科病房楼为中心,补充必要的门诊、医技功能,理顺院区医疗流程的同时,缩短建筑与城市的距离,减小广场尺度,形成开阔、亲切,与城市联系紧密的院前广场。

2. 多入口,带状城市接驳系统

老院区的改造不仅是对原有建筑功能的梳理,更是对院区医疗流程、交通组织的重新规划设计。为了彻底解决老院区流线混杂,交通拥堵的问题,新的规划设计结合功能布置与院区形象展示的需要,将院区南侧,沿北三路东西向贯穿的广场空间完全展开,形成多口的带状城市接驳系统。

位于北三路正中的是院区主入口,主要承接来院看病的门诊人流;门诊入口东侧,与二期病房楼正对,布置院区探视入口,主要承接来院看望病人的家属;广场西侧,西一路与北三路交叉的位置,布置单独的急诊入口,高效便捷,节约宝贵的急救时间;广场东侧,西小路与北三路交叉的位置,布置院区的行政办公入口,避免与就诊人流的交叉。

改扩建方案形成的地面停车及地下停车相结合的停车体系

在医院外部流线组织中,实现人车的绝对分流,完全隔离人车之间的联系,不方便也不现实。无论是病人还是工作人员,还是希望将自己送到尽可能靠近建筑入口处的位置,因此医院内部无法避免社会车辆的通行。最重要的是处理好车行区、落客区、人行区三者的关系,满足车行顺畅高效的同时,保证人行安全,才能构建医院与城市交通的完美搭接,也是建立患者舒心就诊体验的第一步。

3. 综合地下车库出入口的布置,打造地面、地下相结合的立体停车空间

停车数量的充裕是解决停车困难,交通拥堵问题的根本。如果综合考虑使用者的体验与停车效率,那么地下车库出入口与车行动线的配合以及地下车库落客区与医院内部就诊空间的衔接就显得尤为关键了。石河子,地处中国西北,冬季漫长而寒冷,常常是银装素裹,白雪皑皑,再加上凌冽的西北风,一想到就是透骨的寒意。严寒地区,将院区与城市空间的接驳放在地下室内空间,避免恶劣天气对患者的影响无疑是理想的选择。地面结合景观空间的布置,仅保留必要的救护车专用停车位和必要的临时停车位是比较合适的。

方案将院区出入口与地下车库出入口的设置统筹考虑,第一时间将城市车流导入到地下空间,从源头就开始对人车流线进行分离,既避免了人车流线的过渡交叉,又避免了出入口的交通拥堵,一举两得。在此需要注意的是,地下停车空间的落客,与地面功能空间的垂直联系,停车空间内部的导向标识和通风、采光品质也是影响使用者停车体验和停车选择的重要因素。当地下停车比地面停车更便捷,体验更好,地面乱停乱放的现象才会迎刃而解,但所有这些都需要足够的停车数量和良好的规划设计来支撑。

以军垦第一代艰苦创业的象征——“地窝子”,为意向设计的地下车库出入口

4. 统筹规划,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军垦医院形象

 

石河子市军垦风貌区范围

医院应趁老院区改扩建的机会整体提升医院的立面形象,并为后期发展确立立面形象设计导则。本次的改扩建方案设计也是立足融入城市总体规划,体现石河子地域特色,打造风格协调,形象鲜明的医院形象。由于老院区地处石河子军垦风貌延续区,加之保留的内科病房楼在立面形式上又有明显的军垦风格,为此确定了延续军垦特色的立面风格基调。将新建建筑及老旧建筑的立面风格融为一体,沿着石河子市最重要的一条景观道路北三路展开良好的军垦风貌院区形象。

军垦立面风格形式提炼

改扩建方案沿着北三路展开效果

军垦立面风格与室外景观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