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快速发展,生活节奏明显加快,心理应激因素日益增加,焦虑症、抑郁症等常见精神障碍及心理行为问题逐年增多,心理应激事件及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案(事)件时有发生,老年痴呆症、儿童孤独症等特定人群疾病干预亟需得到科学的心理救助。此次设计旨在打造一个充满理解、接纳、关爱精神障碍患者氛围的有治愈花园的精卫中心。

西昌市第二人民医院是一所精神病专科医院,承担了凉山州部分精神卫生专业诊、治、科、教、研任务,是凉山州精神卫生的核心单位之一。项目总建筑面积约45000㎡,总规划床位400床。

方案根据场地独特的用地条件,同时充分考虑精神病专科医院的医疗流程、医患需求以及人性化的就医体验,将门急诊医技区、住院及康复治疗区、教学科研办公区三个功能区串联布置,同时通过地上、地下的交通廊道使医院各部分建筑设施形成相对独立、相互支撑的有机整体。全面提升医院的整体服务能力和水平,实现医院的长远可持续发展。

西昌市第二人民医院鸟瞰图

西昌市第二人民医院鸟瞰图

西昌市第二人民医院整体透视图

西昌市第二人民医院入口透视图

西昌市第二人民医院内庭透视图

包容与关爱的治愈花园

医院患者需要亲友以及社会的理解,而精神病患者更加需要社会的呵护,与综合医院相比,精神疾病专业医院的住院时间长达数年,甚至数十年的住院时长也不罕见,对于病患来说医院就是第二个“家”。设计以人人携手的包容、关爱姿态作为设计理念,布局中形成前后高低多个围合及半围合院落,打造一个有治愈花园的精卫中心,旨在形成一个安全适宜的活动工作环境,让医护与患者均有与之对应的、分级的休憩空间,在漫长单一的住院岁月里有所宽慰,提供更加舒适的就医、生活环境。

充分利用地形 合理处理高差

项目用地为坡地,场地整体高差较大, 内有大量堆土和冲沟,地形比较复杂,通过对场地的平整,将地下室顶板抬升,场地内形成高差6m的两个台地,第一阶台地作为地下室,地下车库出口与第二阶台地水平连通,减少基地的挖填方量,节约造价。

地面上,两阶台地通过缓坡相连,位于第一台地的地下车库设置了车辆出入口连接第二台地,可水平进出地库。 建筑室内外高差为0.3m, 利用前区广场与景观庭院分级消化高差,实现场地内部整体无障碍到达。

充分利用地形条件,通过对场地高差的挖填方处理形成地下室区域,地下车库共12255.25㎡,其中有254个机动车位,476个非机动车位。两个出入口分别位于场地的东北侧和场地西侧,西侧车库出入口与场地第二台地标高齐平,可实现水平进出,节约造价。

功能布局

1.以院落为串联主线的现代医院空间

根据地形高差、地块周边规划道路条件以及功能使用需求,将门诊住院、康复活动、行政办公串联布置。

通过建筑体量的搭接、围合、架空的手法形成具备不同使用功能的各级院落空间,串联各功能区的同时,为医护行政人员营造出较为开敞独立的活动空间;同时给不同病症的病患提供安全健康舒适的室外活动场地以及提供高效、便捷、环境优质的康复条件。

2.针对特定人群的多级庭院模式

充分利用场地资源,设置多级庭院,分时控制,最大限度满足病人的心理需求及医院的发展建设。由于精神疾病患者的特殊性,不同阶段的患者需要不同级别的活动空间,不可一概而论,如何在狭长逼仄的场地内置入不同等级的患者活动空间是设计的关键所在。另一方面,我国早期的精神医院设计中医护人员的体验经常被忽视,医护人员工作环境压抑、工作压力较大,显然不利于医院的长期发展;在本项目中,设计团队希望为同样长期在此的医护人员提供一个可以进行学术活动接待、自由休息放松的绿色空间。根据上述原则,设计师们设置了以急性期活动场地、恢复期活动场地、康复期活动场地为依托的多级庭院空间及治疗场所,针对使用病患的特点进行对应处理。

(1)急性期活动场地:可控的封闭式活动庭院

急性期患者自理能力差,存在攻击他人或自伤自残的可能,这类患者需要有相对独立的活动空间,场地安全尤其重要。为防止患者逃逸及影响他人,在门诊楼二层局部掏空,四建高墙设置为封闭式的屋顶花园,医护人员可在建筑内实时监控患者的动向,也方便对重症患者进行第一时间的有效治疗。

(2)恢复期活动场地:有治愈花园与社会回归中心的复合庭院

恢复期患者基本可以自理,攻击性、危险性较小,同时也是医院住院患者中的大多数。对于这一类患者,舒适的庭院环境、有社会意义的场地活动内容可以帮助他们尽快地学习、恢复。鉴于此类患者的不同阶段需求与客观场地条件,活动区域分为一层的康复治愈花园与二层架空连廊部分的社会回归中心,并通过专用楼梯相连。一层治愈花园设置有安全舒适的露天景观绿化,同时考虑到西昌强烈的日照环境将架空廊下的部分面积给与病患,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精神情况选择开敞的露天环境或是有一定安全感的廊下半开敞空间;二层社会回归中心提供了室内的活动空间,可进行常规职业模拟,社交与康复训练,为患者回归社会做好准备。

(3)康复期活动场地:半开放式的自主游憩庭院

康复期患者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药物治疗和护理之后,精神症状逐渐消失,自知力开始恢复,对于这类患者,我们应该以包容关爱的心态打消他们内心的顾虑和不安。设计方案在门诊楼屋顶及恢复活动场地外与住院广场连接部位设置半开放的活动空间,医护人员可以对庭院进行分时管控,康复期患者可以在特定时段进行自主的游憩活动。

3.包容性的住院功能体系

项目设计根据不同病期患者特点,在住院空间上进行精细化设计,打造包容性空间。护理单元一字型展开,不同层级的护理单元可分层布置,急性期为单人间病房,亚急性期为多人间病房,设置集中卫浴设施,护士站位于护理单元端部,能方便观察到患者就餐、活动空间以及电梯出入口门禁区等。康复期患者护理单元每间设独立卫生间及洗浴设施,更为温馨舒适,减少患者幽禁感,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分区控制的交通体系

结合场地条件,通过地面层门诊步行广场左右分流,到达各个诊疗区,在场地内形成相对独立的交通区域。结合地形,办公后勤区域与诊疗区位于不同标高,方便管理。

流线分析:

病患活动流线:

针对不同阶段的精神病人,分别对应设置了封闭、半封闭的室外活动场地,提供不同程度的看护和保障的同时给予更多与自然环境接触的机会。为病患康复、回归社会提供良好的条件。

建筑立面

1.建筑风貌与自然环境相呼应

西昌第二人民医院所在区域靠近自然山地,植物绿化丰富;建筑以舒缓的横向线条进行划分,选择浅草绿色与米白色为建筑主色调,强调医院的安宁洁净属性,同时与周边丰富的绿地植被呼应。

2.建筑材料美观整洁且耐用

建筑色彩主要包括白色与浅绿、蓝灰;建筑以白色铝板为主, 在横向线条上采用部分浅绿色铝板,形成色彩构成对比,玻璃面采用蓝灰色玻璃,相近色系的合理搭配更能凸显建筑的体量感,让立面整体大气又不失变化。LOGO及院名采用红色金属,在城市标识系统中醒目突出。内部公共空间、半室外空间也跟随外部设计原则,以具有抗菌性的白色涂料为主,局部采用木材装饰,并做好防腐、防潮、防裂、防白蚁等措施,保证建筑的美观整洁与坚固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