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千佛山医院中心手术部于2017年1月正式启用,总建筑面积49325㎡,建筑高度79m,总床位数为500床。自项目竣工并投入使用后,日均手术200多台,复合手术室总计手术量1900余台次。

从2017年开始,山东省千佛山医院中心手术部已接待来自世界各地近万名参访者学习交流,有的医生参观后开玩笑说“不想回去了,就想在这做手术”。自启用至今,该院中心手术部赢得了多项荣誉—— “全国优秀手术室工程奖”“全国优秀手术室学习调研基地”“国际领先的数字一体化手术室”等。

徐民,山东省千佛山医院党委副书记

为了全面、深度地挖掘智慧中心手术部的建设亮点,近日筑医台资讯记者前往山东省千佛山医院,邀请以该院党委副书记徐民为核心带头人的团队,分享手术部建设与运维的点滴故事。本篇着眼于“智慧化和安全建设”,后续筑医台资讯还将围绕BIM技术应用、装饰装修亮点、净化系统建设、物流传输系统应用等几个方面陆续展开报道。

一、咬定“建设一流中心手术部”总目标,分解三大任务

传统手术室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净化系统较落后,设备利用率低、 信息孤立、数据未被充分利用等。这些问题,山东省千佛山医院中心手术部在改造前同样存在,“改造前,老手术室已用了20多年,与一家三甲医院的地位很不匹配。”徐民副书记告诉记者。2015年,该院决定进行儿科诊疗基地暨医技手术中心楼的建设。以此为契机,医院领导班子提出,“要建成亚洲有影响力、国内一流的智慧中心手术部。”

山东省千佛山医院外观

万事开头难。山东省千佛山医院基建处、总务处、医学工程部、信息中心和相关临床科室经过紧张的需求调研、论证阶段后,确定了“建立以数据为中心的一体化综合信息管理平台”的总目标。围绕这一目标,中心手术部建设团队将目标分解为:针对医疗质量要做到临床数字化,针对工作环境要做到建筑智能化,针对运营效率要做到管理精细化。

分解目标后,中心手术部建设团队严格按照项目进度展开紧锣密鼓的工作。

“得益于医院领导‘以智能化、数字化建设为核心’的理念支撑,我们团队的配合非常到位,大家拧成一股绳就奔着目标加油干!”总务处副处长刘欣回忆道。

通过有机整合运营管理信息化,建立智能化手术室管理系统,创新手术室的管理体制等方式,这个战斗力十足的团队为山东省千佛山医院手术医疗提供了优质的服务平台。最终,该院中心手术部项目建立了29套基础数字一体化手术室系统、7套高级数字一体化手术室系统、1套内镜诊疗手术室示教系统、1套移动示教系统、1套数字化手术室管控系统、1套手术室示教室管理系统、1套麻醉主任与护士长管理系统、1套医护患协同管理系统、1套术中病理观看系统、1套安全监控和巡查系统和1套手术室语音交互平台。

数字化手术室(患者敏感信息已隐去)

中心手术部护士长梁淑增告诉记者,“2017年1月中心手术部正式投入运营的那天,整个手术部建设团队都很激动,看到徐书记带领我们奋斗的那些日日夜夜终于有了成果,真的感慨万千!”

她边带着筑医台资讯记者参观手术室,边总结了项目的诸多亮点:中心手术部大厅配置的导医机器人,熟悉掌握医院所有科室位置、门诊大楼地图、200多种常见病及其症状对应的科室,为患者提供导医服务。

手术衣上带有芯片

中心手术部配置了智能手术衣发放和回收终端,手术服上安装了芯片,便于手术人员取用和手术服的监控管理。

智能手术衣发放-回收终端

中心手术部通过智能药品/耗材管理柜、手术麻醉信息系统、智能物流机器人实现了药品/耗材的闭合管理。系统全面覆盖了提交手术申请、分配手术、术前访视、术中记录和术后恢复的全过程,以交互方式自动采集术中麻醉相关信息,实现相关科室的信息共享,使医院信息化系统更加趋于完善。

智能物流机器人

智能药品/耗材管理柜

智能物流机器人,解决手术物品的快速传输和洁污物回收输送,降低了人工成本,减少人为参与运输带来的交叉感染风险,大大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气动物流传输系统

用信息化手段落实“双签字”制度。术中需要的血液、切除并需要化验的病理组织通过气动物流传输系统运送至检验科,一物一标签,输送全程配有高清摄像头和语音跟踪记录,随时可溯源并大量节省了人力。

复合手术室

复合手术室,实现跨学科的手术业务,患者在手术室内即可快速完成影像学检查,节约了患者的治疗时间,提高患者的诊疗效果。“我院复合手术室集影像、数据管理和视频通信于一体,是能与国际接轨的远程手术与学术交流数字化平台,可以说复合手术室是36间数字化手术室中的璀璨明珠。”医学工程部主任范医鲁表示。

基础智能数字化手术室,方便医护人员术中随时观察患者体征、调取患者术前基本信息。“由于麻醉工作要从术前评估持续到手术后管理,数字化手术室解决了术中调阅患者术前诊断信息的问题,让我们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术中监控患者的工作中。”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主任王月兰表示。

高级数字一体化手术室,实现了术中CT、经食道超声等围术期影音设备的数字整合,便于手术医护观看术前资料、病人体征,使主刀医生能集中于术中诊疗、示教和远程会诊等工作。

二、以体验为导向,以安全为第一要务

“无论中心手术部项目有多少亮点,首先要保证安全第一,在此前提下以体验为导向,要让医护人员和患者都感到舒心。当然,安全不能狭义上理解为医疗安全,从设计、施工,再到运维阶段都应考虑到安全的要素。”徐民副书记强调。

手术室等候区实时显示患者和医护人员信息(名字信息已隐去)

洁污分流清晰

据医院总务处副处长刘欣介绍,中心手术部进行设计时,考虑到感控要求和工艺流程的合理性设置了三条路线:工作人员出入路线、病人出入路线、器械敷料等循环供应路线。三条路线相互隔离,避免了交叉感染。同时中心手术部还采用洁净走道与污物走道相结合的双通道形式,洁污分流清晰。

冰箱减去医护反复拿取药物的烦恼

温箱让药物进入人体前接近人体温度,体现人文关怀

护理工作站的位置设置在病人脚部,这样的目的一是尽可能减少护士工作对手术过程的影响,二是减少医疗器械对手术的干扰。手术室护士工作站旁,安装一个可以直接连接病人家属的视频摄像头,护士只需要把病理切片放在摄像头前,通过语音系统就可以直接跟家属沟通,这样既避免了对家属造成过于直观的感官刺激,也免去了患者家属往返病理检验的辛劳。

手术室护理工作站设置在患者的脚部位置

为了让医生、护士、麻醉师等各个角色更方便地看到各自需要的信息,手术室里安装了多个大屏。另外,显示屏镜像技术的应用,让主刀医生和副手在操作时避免产生空间错位感,极大地保障了手术医疗安全。

灌注师在术中需要实时观察病人情况,但是由于手术室人员较多,屏幕尺寸太小且数量有限,他们往往需要起身观察手术进程,额外增加了身体负荷。针对这个问题,山东省千佛山医院手术室采用“术野+监护”双画面视野,灌注师坐着就可以工作。

为保证净化区域整体控制,又使各洁净区域灵活使用,该院净化区域按功能分开设置净化空调系统。不同净化级别,不同区域采用不同的循环系统:

  • 新风采用分区集中处理的方式配置机组;

  • 净化空调系统为四管制;

  • 洁净手术室采用双侧下部回风;

  • 无菌辅房、洁净走廊采用上送上回风方式,均为高效送风口送风。

“手术室内每天产生的影像资料量较大,任何系统故障都有可能给医院用户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要求系统具有高度的可靠性。”信息中心主任李翠荣强调手术部信息化系统的安全性。

“我们信息中心从需求收集阶段就介入整个项目,一方面出于收集手术部数字化和智能化需求的需要,另一方面更是出于安全运营的需要。手术部是医院的‘心脏’,我们要确保与中心手术部集成的信息系统是高度数字集成、信息智能联通共享、安全高效的闭环式全程信息化系统。”信息中心高级工程师邢鲁民分享道。

从技术上来说,山东省千佛山医院已经实现了实时直播,但出于“直播安全”的考虑,医院设置了延时2分钟直播。

“我们设置延时2分钟播出去,不是为了掩盖什么,而是因为谁也不能保证手术100%成功,一旦发生问题,比如大出血,这种抢救画面如果实时播出去容易造成人心不稳定,影响面太广,即使最后手术成功了,也会让人心有余悸。因此,延时2分钟的直播可以让主刀医生有时间处理术中紧急情况,避免患者或家属为此而焦虑。”徐民副书记从各个环节考虑如何加强安全建设。

三、充分的前期准备+团队作战才能收获“幸福工程”

作为拥有36家数字化手术室的山东省千佛山医院,中心手术部整体建设过程工程量大,学科复杂,但团队却配合得非常顺利,建成后的使用体验也非常好,用一些医护人员的话来形容就是“幸福来得太突然。”

几乎所有的净化工程都面临这些痛点:

  • 功能单元多,专业性强,技术难度大;

  • 专项设计多,各设计方工作面交叉;

  • 设备安装工程难度大;

  • 传统图纸表达繁琐不易理解。

针对上述痛点,山东省千佛山医院从策划阶段就主动邀请设计、施工双方BIM团队介入,三方团队基于BIM技术打造了一套 “业主发起、多方联动、模拟先行、流水作业,协作共享”的建造全过程生产管理新模式;另一方面,以中心手术部麻醉科、护理部、信息中心、医学工程部和临床科室为代表的团队早在设计阶段就和基建处团队共同参与项目,在不同的阶段发挥各自不同的作用。最终,项目在工期、成本、质量控制、使用感受等多方面都取得不俗的成果。

“虽然说医院建筑是遗憾的艺术,但能避免的遗憾应该尽最大能力避免。要让队伍等工程,不能让工程等队伍,因此,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非常重要。”徐民副书记十分重视项目建设前期的准备工作。

中心手术部项目前期工作一定要和临床部门进行深入沟通,一方面,临床科室的需求需要论证合理性,前期的调研、论证,实现需求的路径其实都是围绕临床需求展开的;另一方面,临床科室提出的需求,论证后认为合理就要尽量实现,而且要在设计前期沟通好。

随着智慧医院的发展,徐民副书记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一点:基建人员一定要有信息化意识,基建人员的信息化观念直接影响到一个项目的信息化程度!当然,基建人员的信息化意识不是一蹴而就的,很多时候是在与信息中心、临床科室在不断谋和过程中建立的。

“手术室护理工作站、医生工作站、屏幕位置的设置,如果前期不做好信息化规划,后期想加是加不进项目的。”信息中心高级工程师邢鲁民告诉记者,在该院手术部建设项目中,信息中心在需求收集阶段就介入,当收集到有关手术室数字化和智慧化的需求他们会尤其重视,与相关部门反复论证后,只要是合理的需求就会尽最大的努力和基建处同事一起落实。

四、临床应用与医疗服务是5G技术的着力点

面对5G时代,作为一位医院管理者,徐民副书记对5G给医院带来的改变有哪些期待呢?

徐民副书记认为,当下互联网时代,医生进行病理诊断,4G网络下载病理片子的速度比较慢;5G网速下,医生随时用手机就可以进行病理诊断。此外,5G技术对超声、影像学科都会产生可预期的的影响。

5G技术对手术室内部应用造成的改变,更多会体现于智能化应用场景的增多。因此,手术室建设一定要与先进的技术相结合,否则只能是停留在形式上的改变。

徐民副书记举例,比如说目前物流机器人的应用场景主要在手术室内部,未来随着定位技术、远程红外技术的发展,物流机器人一定会在医院公共区域等多种场景可见。

目前药品、医疗器械的运输尚未做到精准定位,不久的将来,每个医护人员都有自己的代号,每个器械、无菌药品都会自己的识别码,输入智能物流机器人后,它不仅能听懂医护人员的指令,而且能根据不同人发出的指令到对应的场所取回需要的药品和耗材,再送到发号指令的医护人员手中。

当下很多医院的耗材库管理还是需要专职人员值守的,目前已经出现了一种“无人值守高值耗材管理系统”。这套系统设想的场景是不需要专人管理耗材库的。耗材库的门一般情况下都是紧闭的,只有特定的医护人员能通过指纹或者面部识别进入耗材库。高值耗材柜每层在顶部或底部都安装识别系统,当标有识别码的高值耗材离开柜子后,整个系统就进行记录;医护人员取走高值耗材离开仓库后,系统也会统计出整个耗材库剩下的耗材总量。

结束语

未来已来,想像无限。“不久的将来,医保卡刷脸支付,导航机器人、手术机器人、麻醉机器人的应用将成为常态。”在徐民副书记看来,临床应用与医疗服务将是5G技术在医院的着力点,他对此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