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间手术在国内已经规模性开展,为推进日间手术模式,推动构建分级诊疗制度,国家有关部委启动三级医院日间手术试点工作。上海市共有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等12家三级医院列入日间手术试点医院名单。

什么是日间手术?

国际日间手术协学会认为“病人在同一个工作日完成手术或操作并出院的,不包括那些在诊所或门诊进行的手术或操作”。另外一组重要的人群是那些需要过夜观察的病人,将其称之为“日间手术—延期恢复病人”,其定义是“在日间手术中心/单元(独立或在医院内)治疗的病人,需要延期过夜恢复,次日出院。而在我们国内,通常日间手术是指在一日(24小时)内出院完成的手术和操作。日间手术是对病人有计划进行的手术和操作,不含门诊手术。关于日间手术住院延期病人,则是指由于病情需要延期住院的病人,住院最长时间不超过48小时。

我国于2013年加入IAAS(国际日间手术协会),近几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关于印发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的通知》、《2016年深入落实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重点工作方案》、《推动日间手术工作方案2016-2018》征求意见函等等相应政策的出台,大力推进了日间手术在中国的发展。

国内日间手术现状分析

2017年全国日间手术占择期手术的11%,2016年上海有28家市级医院开展日间手术,设日间手术床位991张,完成病例数14.41万例(同比增长18%),总日间手术占比为18.88%。但医院和医院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各家医院的病种范围不同,在管理模式、质控范围和手术流程方面也有不同程度差异。

上海六院向来以骨科专业为传统特色,有日间手术需求的病人主要集中在骨科,有大量需要取出内固定的患者等待入院,其次骨科修复重建、关节镜和脊柱亚学科的小手术开展具有潜力,另外泌尿、普外和妇科等科室也存在一定需求。

上海六院在上世纪末开始尝试日间手术的开设,当时是分散收治、分散管理,到2007年开设了骨科的日间病房和日间手术,采用统一收治,各专业组分散管理的办法,选择一定适应症的病人,在2.5~3.5个工作日内安排病人的住院、检查、手术、术后短暂观察、恢复和办理病人出院。与同类骨科常规手术相比,患者的住院费用减少了20%到35%,平均住院日缩短2~3天,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目前上海六院日间病房的开展范围包括日间手术和日间化疗,日间介入(心脏中心)也即将投入使用。采取混合模式(集中收治+分散管理),有手术床位46张,化疗床位20张。能收治除小儿外科以外申康推荐的61个病种,2017年总共收治9875人次,其中手术患者4741人次,开展例数位列全市第三。

机制保障

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大力开展日间手术工作,上海六院组织全院资源,实施顶层设计,设立建设目标,即从日间手术管理面临的挑战出发,以日间手术流程管理为基础,以规范化(质量控制)、智能化(病种知识库)、精细化(动态监测)、科学化(科学评价体系)管理为重点,建设日间手术管理信息系统。同时不断加强与相关业务系统以及平台的联动,通过平台实现可视化、动态化、智能化的日间手术管理,促进日间手术医疗质量的提升。最大限度提升医院日间手术运行效率与管理水平。最终实现三大业务流程优化、医患管麻四方收益、五大关键能力提升。并逐步配备必要的设施设备、合格规范地日间手术团队及体制保障了日间手术的医疗安全,制定相应地规范性文件和临床路径以明确进行日间手术的种类、医生准入资质、术前准备、术后评估和随访等,从而避免了潜在的安全隐患。

医院搭建了基于信息系统的日间手术总体构架,设计了日间手术集中式管理流程,建立了日间手术流程与质量管理功能模块,打造全流程、无缝隙覆盖院前、院中、院后的日间手术全程服务,包括了从日间申请、术前评估、床位预约、手术安排、入院手术、出院评估和随访管理等各个方面。既提升了医院的工作效率,能够掌握完整信息,可以全程追溯监控,也使患者提高了满意度,改善了就医体验。

在积极推进此项工作的同时,上海六院的日间手术也面临着不小的挑战,全院手术室分散,麻醉师供不应求,骨科患者一床难求,而其他科室待入院患者相对较少,都对日间模式的探索和制定增加了不小的难度。但挑战与机遇并存,六院也逐渐明确了符合医院自身特点的日间手术发展之路。

以骨科日间手术为例,六院安排了专职医生2人,负责患者收治管理,护士15人(非骨科专职),服务中心1人负责预约床位及信息核对。在一段时间的运行,在不断地改进和改善中,形成了具有“六大特色”的骨科日间手术模式。

上海六院日间手术的“六大特色”

六院在开展日间手术的过程中,形成了以骨科专业为特色的六大特色:植入耗材的查询和器械备用,直观化患者进程监控,智能化手术安排与提示系统,可定制化日间临床路径的推行,术后微信随访与实时质量监管,基于日间知识库的临床决策系统。

1.植入耗材的查询和器械备用。骨科门诊医生提交日间手术申请时,在使用的日间手术管理系统中可以直接查询患者以前手术所使用的植入物材料品牌和型号,便于提前准备手术器械,也减少了患者原本需要自己去相应部门查询的环节。患者原病历和相关情况也可一并查阅。

2.直观化患者进程监控。提出日间申请后,患者就医的进度,在日间手术管理系统中可以直观显示。从已申请到床位预约,到已发送手术室,到手术室已安排,过程清晰,便于把控,一旦有进度延迟,可以立即予以处理,增加了效率。

3.智能化手术安排与提示系统。日间手术管理系统中有许多智能化的模块。患者在选择手术时间和床位时采用影院式(机舱式)的选座系统,先来先得,避免了不确定性。在手术前一天,系统可以发送短信至患者和手术医生,提醒相关注意事项。患者在做完术前检查后,系统会有不同颜色的记号提示,红色表示未开检查或检查未完成,蓝色表示已完成检查,绿色表示检查报告已出且结果基本正常,黄色表示检查报告已出且结果有异常,需考虑是否能收入日间病房。颜色的区分一目了然,为麻醉医生和手术医生有重点地了解病人提供了参考。

4.可定制化日间临床路径的推行。将日间手术全部纳入临床路径系统管理,而且根据病种的不同,都定制了相应的临床路径供医生选择,操作方便、快捷、高效,同时也利于监管。

5.术后微信随访与实时质量监管。患者出院24小时内会接到随访信息,推送16个问题进行反馈。采用微信随访的优点是增加医患沟通,增进患者参与医疗积极性,日间工作繁忙人员紧张,且传统电话易被认为是骚扰电话,失访率高,微信随访留下数据,便于及时告知医生和事后统计。

6.基于日间知识库的临床决策系统。为日间手术管理系统配置了HIS系统数据库、植入物扫码库、CIS病历系统库,手术室麻醉系统库等等,逐步建立了适宜病种手术规范知识库、智能提醒知识库(今后还将建立术式推荐知识库和病种预交金知识库),为临床决策提供了全方位的参考,也方便了医院监管部门进行业务总览查询,医疗质量监控,重点病种检测和绩效分析考核。

骨科日间手术开展至今,成效显著,2017年手术例数占日间手术总量的69%。缓解了骨科病床数量无法满足患者需求的情况,减少了患者入院前等待时间,避免了来回奔波,也缩短了住院时间,降低了经济负担和等待成本。

今后建设方向

在今后的工作中,上海六院日间手术的建设目标方向主要在以下四方面:

1.完善日间流程:专职管理运行团队,完善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进一步缩短住院时间,增设化疗日间管理流程。

2.日间模式推广:加强学科建设,将日间理念推广于各临床手术科室,逐步扩大日间手术病种范围,增加日间手术占择期手术的比例。

3.术前一站式流程:在日间病房模块基础上开发一站式入院系统的病房模块。

4.绩效支持:考核侧重申康日间病种和激励方案,根据每一个基点作为绩效分配的依据,为全院绩效改革提供一定参考。

适合骨科日间手术的六院模式已日臻完善,上海六院将以该模式的“六大特色”继续做大做强,构建长效机制以推动日间手术的全面展开和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