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顺县人民医院总平面图

2017年9月中标的永顺县人民医院目前已经完成土建部分施工图设计。项目总建筑面积15.5万㎡,地下2层、地上12层,裙房5层,总床位数1000床。

扎实调研  精心服务 

方案前期阶段,设计团队便与医院领导层、院各科室、投资方进行了长达两个多月的详细对接和方案沟通,期间共收集到纸质材料67份共约400条意见及建议。

▲纸质意见及建议资料

设计团队在收到这些材料的第一时间便在设计中与相关人员进行反馈并逐一落实,充分做到了投资规模满足投资方要求,总体方案满足医院发展,科室具体设计落实到科室人员的实际使用要求。

 一体化设计过程 

医疗建筑较普通建筑而言,设计专业多,建设周期长,时序要求高。在传统的设计流程中,土建部分图纸由设计院进行设计,而医院专项设计却由相关专业厂家二次设计,往往容易造成设计各阶段衔接不畅,相关设备、设施、管井容易错漏碰缺,造成设计反复修改,影响建设进度。

本次,永顺县人民医院整体搬迁工程由HD建筑三院实施总体设计,设计范围除包含除传统土建设计内容外,还包含所有医疗工艺设计。

设计团队特制定了医疗工艺和室内设计的作业指导书,在方案阶段医疗工艺专业就介入,以一体化设计和管理思维进行项目推进,充分做到了“业主方省心、合作方舒心、使用方放心”。

▲作业指导书

▲设计工作流程表

设计团队在建筑布局、交通规划、医疗效率、建设管理、运营管理等多方面综合考虑,立足县级医院设计定位和使用特点,重视建设成本和运营成本的经济性设计策略,采用适宜的建筑技术,创造一个经济、适用、美观、舒适、安全的医院。

▲门诊楼

集约化、可生长式的总体布局 

为打造紧凑型的高效率医院,设计团队把医疗主楼的范围控制在150x125m范围内,门急诊、医技和住院楼三者依次展开,3大功能区的功能联系控制在最简洁、最清晰和最短的路径。

建筑采用模块化、模数化、统一层高、统一柱网的标准化设计,最大化实现建筑建造的经济性最大化实现建筑建造的经济性。

建筑的西侧预留了集中绿化,作为二期发展用地,门急诊医技综合楼的内部交通组织也充分考虑了与二期建筑的衔接问题,实现了医院可生长式发展建议。

▲总体布局

针对县级医院适宜诊床比的确定 

针对县级医院的大住院小门诊的使用特点,而不是生搬硬套《综合医院建设标准》各部分指标面积比,通过对医院前5年的就诊量数据分析后,结合日后运营发展方向,最终确定病房与门急诊、医技部分面积基本为1:1关系,这样能提高住院部分面积,最终确定医院床位数1000床、日门诊量为2000人次。

门诊一级科室单元化 

考虑医院未来发展需求,门诊采用了弹性划分模式--门诊一级科室单元化,即1个门诊单元可容纳2个二级科室,强调各诊区的通用性设计,单元模块可延续、可变换、弹性灵活的设计,并注重医患分离,避免交叉感染。

8/24小时运营系统分区设计 

方案创造了由门诊组成的8小时运营系统以及由急诊急救、住院组成的24小时运营系统,各系统既相对集中,分区明确,独立高效运营,又共享中央医技系统,提高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交通组织的集约化及景观化 

医疗主街将各医疗功能区紧密结合在一起,以水平交通为主,垂直交通为辅,减少病患、医护的无效流动。电梯按功能分组集中设置,合理布局,大大降低了电梯数量,降低了建造成本、实现建筑运营的经济性。

项目设计注重内部环境的营造,患者及陪护人员对医院环境的印象很大程度上来自主要医疗主街和候诊厅等公共空间的感受,在设计中在我们创造简洁明了的就诊流线基础上,围绕主要就诊流线加入绿化庭院、绿化中庭等景观元素,使主要就诊流线、主要候诊空间均有良好的景观视野。

通过各专业的密切配合,设计中个性化的面积分配、布局特点充分适应了县级医院使用特点,并为医院未来发展预留了弹性,同时也为压缩建造和运营成本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建成后的永顺县人民医院基本可满足永顺县医疗保健的卫生需求,彻底改善当地医疗环境。项目对于发展当地卫生事业,促进人民健康水平的提高,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和谐都具有重要意义,社会与经济效益十分明显。

方案设计团队:向显军  聂明魁  邹石  王珏玉

医疗工艺团队:李麒  李麟  王亮  蒋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