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某民办商业型介助养老院环境设计案例分析

该介助养老院属于中外合资经营,位于中国东部一线城市外环区域,建于 2013年;占地面积约为4200㎡,总建筑面积约3700㎡,主要包括一栋养老综合楼、内庭院、小型下沉花园。养老院共有89套居室,包括单开间居室和一室一厅居室,设计床位数为110张。

该养老院的商业运行模式主要为租住会员制,具体费用包括30~50万元入住费和每月平均2万元的管理费。

周边环境条件及场地设计

该养老院位于城市外环的居住小区内,距离市中心约2小时车程。养老院场地北侧为办公建筑,南侧为养老院二期场地,东西两侧主要是多层住宅楼,附近街区内有医疗卫生站和少量商业服务点。周边城市道路网络发达,有少量公共交通线路。

现场调研发现:从养老院出口到最近的公交站,普通成年人步行大约需要10分钟。调研期间没有观察到有老人自行或有人陪同步行往返公交车站和周边商业点。

养老院场地中心有内庭院,其中大部分面积为砖铺硬地,局部有树木及灌木绿化,面积约为1100㎡。建筑南侧有沿墙而设的条型下沉花园,面积约为400㎡。

其中有健身器械和室外座椅。室外活动区总面积约1500㎡,场地内绿化率接近10%。现场观察发现内庭院缺乏空间细节处理,例如无停留空间和遮阳设计;有老人在工作人员组织下在内庭院参与健身操运动;在室外下沉花园未见到有老人活动。

建筑空间设计

该养老建筑的平面为U形,开口朝向为东。由建筑自身围合而成的内庭院相对周边环境来讲较为独立安全,是老人们的主要室外活动空间。

此建筑本身共4层,其标准层平面。标准层有南、北、西三个居住区,共有26套居室,其中23间单开间居室(平均面积为18㎡/套)、3套一室一厅居室(平均面积为36㎡/套),所有居室未设置阳台。

标准层中部东侧为半开放式的公共活动区,采光良好,调研发现行动不便的老人常在所居楼层的活动区参与集体活动。

此建筑的竖向层高约为3m,室内全部吊顶。垂直交通在南北两端区域转角处各有一部电梯和一部楼梯,交通分区和流线清晰。建筑的首层有门厅及活动区、餐厅、厨房及办公服务区。二、三、四层设有老人居室和不同类型的活动空间,如书画室和阅览室等。

建筑细节设计

此建筑内的室内环境由合资开发商统一设计和装配,适老化设计深入到各个空间。

例如地面的处理考虑周到,色彩花色统一且有变化,材质方面也满足了安全、防滑和清理维护两方面的需要。设计标准高端,可以看到大量西式设计的影响。对公共空间的处理注意到了细节,例如在走廊中布置有座椅,便于老人休息,促进交流。

老人居室内的厕所和床椅等家具标准较高,适合介护老人在不同健康状况下使用。现场调研发现,养老院室内的装修高端,西式和商业感强,但中国文化氛围和家居感较弱。

环境设计调研

共有34位居住在此的老人参与问卷调查,其中有23位女性,31人为汉族。他们的平均年龄为83.5岁,教育程度平均是高中至大学,居住时间平均为7个月,居住形式平均为1.3人/居室。这些老人对自己的健康状况自评均值为“好”到“很好”(自评的范围是从“不好”至“超好”),他们自报在日常生活中需要的帮助有2~3项(例如收拾屋子、做饭、洗衣)。

问卷调研也邀请到13位工作人员参与,其中有8位女性,12人为汉族。他们的平均年龄为27.3岁,教育程度平均在中专到高中,在该养老院的工作时间平均为8个月。

针对调研问卷中列出的建筑及环境设计因素,34位老人的答卷显示:集体活动空间、户外活动空间、家庭感装饰、休闲设施、个人单元空间对他们是较重要的五项。调研期间,该养老院全部89套居室中有65套已经有人入住(占73%)。

美国:西岸日出养老组织分支机构的环境设计案例分析

该协助生活养老院建于2004年,属于一家拥有120个分支机构的大型养老连锁组织。养老院位于美国西岸小型城市的市区,城市人口约3万,距离旧金山市区约2小时车程。养老院共有居室59套,养老床位70张。入住的居民主要为当地老人,提供的服务以协助生活型养老为主(70%),也有专设的小型失忆护理区(30%)。

周边环境条件及场地设计

该养老院地处市区,位于当地两条主要道路的交叉口,车行交通繁忙。附近街区内以住宅为主,北侧一公里外为当地商业中心,南侧一公里外为高速交通干道。

场地北侧紧邻预留空地,南侧紧邻道路(隔路对望是小商业区,包括餐厅和小超市),西侧紧邻道路(隔路对望为多层公寓),东侧为单体独立住宅区。周边道路日常车流量较大并且没有附设人行道。养老院的老人出行主要是家人接送或预约巴士服务。院方定期有集体外出购物的活动。尽管地处市区,但老人们外出不多,日常生活范围主要在养老院室内和建筑周边的场地。

该养老院场地面积约为9800㎡,局部有景观设计,无室外健身器械。养老院的建筑平面呈“L”形,开口处朝向西南。建筑西侧距离道路约30m,有入口门廊、绿化及停车场;南侧距离道路约10m,设置有灌木隔离带, 但现场车流噪音仍十分明显;有步行小道通向建筑东侧的后院;

后院景观区面积约300㎡,有沿墙外廊,方便老人闲坐和观看周边活动等。现场观察和访谈期间,没有见到老人在户外活动。

建筑空间设计

养老院的建筑为2层带坡屋顶建筑,总建筑面积约4300㎡。建筑主体可以分为中区、北区、南区。中区为门厅、楼电梯、活动室、办公服务等;北区的首层为失忆老人专区,北区二层和南区双层皆为协助生活老人居住区。主入口在首层中区的西端,设有向外延伸约20m的入口长廊。入口区内部有双层空间的前厅,包括开敞式楼梯和接待处;周边布置有电视厅和多个活动室。餐厅和厨房位于首层中区的东端,有独立出入口。

各个老人居住区相对独立,除设置区域入口外,内部设计也有不同。失忆老人区内部专设中心活动区,有封闭独立的室外庭院。协助生活居住区共有居室30 套,其中单开间居室16套(平均面积约45㎡),一室一厅14套(平均面积约 52㎡)。

居住区内的走廊呈“L”或“H”形,在转折处局部平面放大成为休息角,方便老人停留休息,促进交流。建筑的竖向交通方面,在中部区域布置有一部电梯、一部开敞楼梯;北区和南区各有一部楼梯。建筑首层层高约为3.3m,二层层高约为2.7m。
建筑细节设计

该养老院建筑内部有适老化设计。走廊设有沿墙扶手;居室内附的卫生间考虑了轮椅使用者的需要。每个居室的门口墙面都设有展示区,供老人展示个人相片,提高居室识别性和归属感;居室内设有壁柜,壁柜门的拉手选用了适合老人使用的按压推进形式。室内装饰注重细节,就地取材。调研得知其中大部分装饰是由养老院员工主导完成的。

设计内容一方面注重创造家居感,另一方面注重回顾老人的年轻时代,让老人处在熟悉的环境中回忆美好时光。一些五六十年代美国的流行物品例如明星海报和老式脚踏车等,摆放在居室走廊和公区休息区中,老人们常常驻足观看这些物品,反馈良好。值得一提的是二层走廊东端的转角处有一处屋顶天窗,在走廊深处引入了自然光,为僻静的走廊空间带来生机。

现场观察发现,该养老院室外活动区的绿化和空间设计不足。养老院场地周边有原生灌木和植被,但没有适合老人的活动区。后院尺度小,有树木但无景观设计,调研期间未见有老人在后院。工作人员在访谈中表示希望能有机会开发、改善室外活动空间,尤其希望能在室外建造适合散步的道路。结合平面和景观设计,建筑中的室外空间设计和利用率应有提升空间。

环境设计调研

该养老院的环境设计定位是本地区的协助生活老人。研究组在进行环境观察的同时,与工作人员展开了访谈。访谈得知居民们的平均年龄在80岁左右,大部分为女性;居住时间平均为2~3年;日常需要的生活帮助有4~5项,包括收拾屋子、做饭、洗衣、购物等。老人们喜爱在入口处停留、晒太阳、观看车辆和人员来往。访谈中强调了日常餐饮的质量和多样化对协助生活型的老人们非常重要,是他们和家人选择养老机构的重要考量;另一方面是内部环境陈设的质量,该养老院对此项内容投入了大量经费。调研期间,养老院全部30套居室中有27套已经有人入住(90%)。

调研结果

中美养老机构案例调研的结果皆指出了共享活动空间和室外活动场地在机构养老环境中的重要性。不同的是,中国案例的调研结果强调了室内采光和便捷布局的重要性;而美国案例的调研结果侧重于指出居室设计和家庭氛围创造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