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中,江西无疑名列“优等生”。

近日,江西举办了全面推开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一周年新闻发布会,总结在实现全省219所县级和122所城市公立医院全部取消药品加成的实践经验。

江西样本的独特在于,补偿机制发力,未让公立医院自行消化政策性亏损,实际补偿率达到100%。

对比一组来自卫健委的调查显示,全国还有50%的医院价格补偿不到位,36%的医院财政补偿不到位。

江西下一步选择主攻医保支付,公立医院或将面对更严格的医保扣费与督查风暴,医院和医保“掐架”,矛盾最终落在医院,那么医院该怎么办?

财政如何支持资金缺口?

一系列关键问题的开始,在于如何在财政上补偿取消药品加成后形成的资金缺口?

江西提出的解决方案在城乡医院有着不同的层次对于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后减少的合理收入,县级公立医院由省县财政补助20%,剩余80%通过调价补助。

城市公立医院则由地方财政按不同比例承担,省直医疗机构按10%予以补助,对产生政策性亏损的按取消药品加成金额的5%为上限安排补助经费。

2018年2月,江西省财政安排下达合计下达资金1.36亿元,用于18家省属医院;而用于支持卫生人员队伍建设的补助资金也已下了1.8亿。

在人事薪酬中也有亮点,江西提出包括薪酬在内的“四环联动”改革。

在公立医院开展薪酬制度改革试点,由地方财政全额负担;而在公立医院的收支差额中,允许50%作为奖励性绩效工资纳入绩效工资总量追加,医务人员人均收入因此达到社平工资的2.23倍。

而在此前,全国政协双周会上,还有政协委员以“北京市属医院医务人员工资的21%靠加班获得”举例,提出人事薪酬尚不合理。

下一步主攻医保如何支付?

在江西省下一步的主攻方向里,医保支付改革成为大头。

“由于医疗行为的复杂性,没有任何一种支付方式是完美的,要因地制宜,选择适合统筹地区特点的医保支付方式。”江西省人社厅医保处处长蔡海清称。

据此,江西尝试的支付方式是全面推开按病种付费改革,覆盖到所有医疗机构和所有医疗服务;同时完善医保治理体系,打击欺诈骗保专项行动。

江西宣布将从几个重点入手。一是基金预算管理,重点是科学编制并严格执行医保基金收支预算,将单个医院总控变为地区总控。

另一则重医保监管,即将监管重点从医疗费用控制转向医疗费用和医疗质量双控制,监管范围也将延伸到医务人员,以此防范基金风险。

近期,17个抗癌药品谈判进入医保目录后,省级医保也面临着,怎样做好抗癌药招采后与医保报销的衔接。

面对医保控费与督查风暴,医院该怎么办?

来自江西样本的经验显示,公立医院或将面对更严格的医保扣费与督查风暴,矛盾最终落在医院,医院该怎么办?

6月初,中欧卫生管理与政策中心曾就医保管理做过一期讨论,医院方和医保专家“对战”激烈。

医院方代表称,医院和医保的矛盾主要是制定政策有问题,其关键就是医院在决策过程中是弱势,谈判的过程不对等,“一个政策下来,作为医疗机构是非要执行的,但医保因为是服务的购买方,在支付标准上更为强势。”

在当前医保控费的刚性需求之下,医院方认为自己总在被动接受,最终的矛盾就聚焦在医院。

医保专家却有不同的意见,青岛市社会保险研究会副会长刘军帅认为,“医院是决策中的弱势,但是运行过程中是强势的,占绝对垄断地位。”

他认为,总控是一个行政管理模式,并不是一个制度,决策和运行是分开的。医院面临的关键问题是激励和约束机制,而内部的运行和医保的外部的影响混了。

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副会长周海洋则提出,不能把医保的杠杆作用扩大他主张三医联动改革主战场就是供应链,重点领域应当就是医疗卫生服务的供给。

据此,至少有三条主要路径。

第一,医院的发展如何要形成一个可持续的保障机制。医院的发展,关键是有可持续的管理和保障机制。

第二,形成医护人员的激励保障机制,如何使他们有一个体面的收入,从而减少医疗浪费。

第三,医院的经营管理如何规范制度。

最终,还需要找到政策的稳定性和改革创新之间的平衡,也就是医保管理面临深化三医联动改革的挑战时,需要着力提高医保部门协商议事、协同办事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