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北唐山的84家医疗机构一并被点名通报,唐山市医保局在通报中称,已对存在问题的84家定点医疗机构进行了处理。

其中,“唐山厚德康复医院存在账实不符、患者住院期间不在院治疗等问题”,依据相关的医保协议,被“处以暂停医保服务九十天并拒付相关费用”。其余83家则被“处以拒付相关费用”,其中不乏知名三甲医院。

这是唐山市医保局市本级定点医药机构全面检查专项行动的成果。在此前的全面检查中,也披露了首批40家医药机构被暂停医保服务,其中有24家医疗机构因各种原因被暂停医保服务。

这一医保督查风暴来得轰轰烈烈。

唐山医保局“开刀”公立医院

2018年以来,河北唐山进行了全面的医保监督检查。

来自唐山市医保局官网公开信息显示,今年5月底,唐山市医保局通报了“2018公立医院专项检查行动”情况,超八成公立医院存在医保违规。

这一行动结果是,对市内24家公立医院进行了专项检查,通报了其中20家医疗机构医保违规,并对其处以拒付违规费用,或限期整改。

《通报》中也显示出医保专项检查的要求细致严密。

《通报》要求各定点医疗机构加强医保病人住院管理,规范书写住院病历和各种记录,做到病程记录、医嘱、检查报告等与上传信息一致。坚决杜绝伪造病历、检查、检验报告单、治疗记录等虚假行为。

严格检查之下,有违者均被通报整改。这一举措,以医保支付手段督促医疗机构,“合理用药、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收费”。

而唐山市的医保督查并非孤例。此前,就有长春9家社区医疗机构医保违规被处理通报。

7月31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人社局公布了41家退出医疗服务协议管理的医疗卫生机构,其中有6家定点医疗卫生机构因考核不合格,予以停网并退出。

医保部门为何加强监管?

在医保监管加强的背后,是整个医保基金部门长期监管不力,导致大量医保浪费的背景。

具体而言,医疗保险补贴医疗机构,但基金支付压力大,此前医保局分属民政,行政监督职能长期弱化,医疗机构也乱象频生。

当医保基金落地到每家医院等医疗机构之中,“大检查”、病历书写等较为普遍,乃至出现“骗保”、“套保”等恶劣现象。

中国卫生法学会常务理事郑雪倩曾表示,“可能一些经济效益不好、床位比较空、病人比较少、没有病人来源、收入少的医院会出现这类问题。”

例如近期媒体曾报道,福建莆田男子承包了浙江金华一民营医院的科室,并通过套取医保金非法牟利,该案经审计部门移送检方后,科室负责人被以诈骗罪提起公诉。

检察院针对当地一家民营医院存在的诸多违规行为,向市、区两级卫计部门分别发出检察建议书,建议关停该医院。

而在今年年初,“安徽一医院医护人员协作骗医保事件”被曝光,医院诊疗过程中存在违规代刷社保卡、虚增门诊人数、挂床住院、特殊病造假等违法违规行为。

最终安徽省级启动问责机制,包括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党总支书记、院长在内的多名相关机构责任人员被处罚;同时核减该医院医保统筹基金137万元,并按已查实涉案金额上限(5倍)罚款19万元。  

单靠惩处医保乱象无法回到医保的价值回归,制度性改变的契机是国家医保局的成立与职能确定。

于今年成立的国家医保局的“三定”方案制定的职能之一,是“组织制定并实施医疗保障基金监督管理办法,建立健全医疗保障基金安全防控机制,推进医疗保障基金支付方式改革”。

对医疗机构进行医保监管的意义,正是在于确保医保资金合理使用、安全可控,推进“三医联动”改革,促进医疗机构的合理用药、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收费,以保障人民群众就医需求、减轻医药费用负担。

各地医保为医疗机构套上“紧箍咒”

在国家医保局医疗保障的法案未出之前,各地省级的基本医保监督管理办法已在今年陆续探索,并下发市级落地医保局监管。

今年2月,湖南省政府审议通过了《湖南省基本医疗保险监督管理办法》。这也是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整合后,全国首部基本医疗保险监督管理地方立法。

6月起,《安徽省基本医疗保险监督管理暂行办法》也已正式实施。

这些地方性的《办法》都对应者着积弊已久的医保问题,着力提出解决方案。

不仅针对“套保”、“骗保”等行为作出了防范性的制度设计,明确规定禁止医疗机构为参保人员提供过度或无关的检查等行为;还将建立基本医疗保险违法失信行为记录、归集、公示制度和第三方评价、举报投诉奖励等制度。

安徽省法制办公室的副巡视员陈一胜介绍,目前实施的医疗保险法律制度尚有不完备之处,医疗保险监督管理尚不严密,违法违规行为屡禁不止。

“对于绝大部分医药机构来说,在如今医保已实现制度性全覆盖背景下,如果不能签订医保定点协议,不能收治参保人员,不能使用医保刷卡消费”,或将形成强有力的监管可能。

安徽、河北、湖南等省的政策办法,均以惩罚性的监管为主,厦门则主张建立诚信评级制度,用长效监督代替部分惩罚。

以湖南为例,在医保监管中明确协议医疗机构“十不准”:不准以减免自付费用等方式诱导参保患者住院,不准虚假、冒名、挂床、分解住院,不准虚开或重复化验、检查、治疗等,一系列的禁止条例对医院再念紧箍咒。

明确政策之下,再辅以有所依据的“专项行政检查”,已成为各地医保监管的“紧箍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