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体报道,自2017年4月陕西省开展城市公立医院改革以来,患者到医院买药比改革前明显增多。报道还称:对只开药不诊查的患者,保留了方便门诊挂号费,明确规定医院按最高不超过每次1元收取,既方便了广大患者,又减轻了他们的经济负担。

何谓“只开药不诊查”呢?翻译过来大体就是:患者需要什么药,就可以直接跑到医院药房要求开什么药。

也就是说,大医院变成了药店!

如果只需支付1元钱的“入场费”就能到公立医院药房拿药,对患者来说何乐而不为呢?毕竟,在很多普通老百姓的心里,姓“公”的药房或许比姓“私”的“可信”很多吧。

与患者的乐此不疲相比,医院的处境——至少从数据上看——并不风光。根据媒体的报道,陕西省物价局对19家样本医院监测数据显示:从2017年4月1日到2018年3月31日的一年时间,医院药品收入55.66亿元,同比减少了2.18%。

患者多了,开出去的药多了,药品收入却变少了,对医院来说,也不知是喜是忧。

近年来,医院药房亏损已经成为很多公立医院“不能承受之轻”。广东省中山市人民医院省政协委员李道帆直言“实行药品耗材零加成之后,医院现在每天亏损20多万,改革最开始甚至每天亏损35—37万,预计实行这个医改政策后全年纯利润减少1.5个亿”。上海某三甲医院也曾抱怨,执行“药品零加成”后,年利润直降了1.4亿。

一方面是医院药房大面积亏损,另一方面是“1元钱”挂号费让医院分分钟变药店。这种“奇葩”现象为何会出现?

有业内人士表示:药房亏损并不代表这项业务不能赚到钱,这是中国医疗改革的一种无奈。长期形成的“以药养医”痼疾让“医药分开”步履相当艰难,即便提高了医疗服务价格,依然无法正确地体现医护人员的劳动价值,“以药养医”背后的利益链条仍然以各种隐蔽的形式存在着。

各地频出的政策或许验证了上述人士的判断:

2018年6月1日,上海卫计委出台《关于本市医疗机构进一步加强药事管理推动药学服务转型发展的通知》,指出:公立医疗机构在进行药房供应链优化过程中,须审慎设定与医药企业的合作模式,不应与有关企业开展药房“托管”或类似业务合作,防范合作可能带来的法律和政策风险。要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和透明的原则,实施医药分开、破除以药补医机制,认真评估药房供应链优化合作模式,使其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切断药品收入与医疗机构及医生的利益关系。

上海的《通知》可谓一语道破天机,事实上,北京、广东、山东、湖北等地也对“药房托管”亮出红牌。

与之相呼应的是,6月20日,步长药业发布《对外投资进展公告》,取消原计划与九州通共同托管医院药房的相关事宜,改为打造“专业药房连锁品牌”。

既然存在政策风险,制药企业想抢占药品零售市场,“另立山头”也算“明智”的选择了。

说回医院,如果药房带来的仅仅是巨大的财务负担,那么剥离药房就应该是医院最理性的选择,国际上的通行做法也是医院只设住院药房,门诊可凭医师处方到药店购买。但公立医院是否有决心彻底放弃这块大蛋糕,或许并不是简单的一纸文件可以解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