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施工方中建一局透露,疏解非首都功能从中心城区整体搬迁的首家三甲医院——北京天坛医院迁建工程一标段实现竣工验收,天坛医院新院启动试运行。

天坛医院是中心城区整体搬迁的首家三甲医院,天坛医院迁建工程一标段是医院的最主要部分,主要包括专科门诊楼、病房楼、医技楼、综合门诊楼、急诊抢救楼、感染疾病科楼、康复医学楼等10个建筑单体,总建筑面积达26.7931万平方米,是原天坛医院建筑总面积的3倍,床位增加至1650张,预计单日门诊和急诊量可提升30%,从而缓解市民挂号难、住院难问题。

根据规划,天坛医院新院总用地面积为27.3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近36万平方米,是老院区的4倍。医院整体布局按功能区划分为A、B、C三个区域,A区为主医疗区,B区为医疗保健和科研教学区,C区为教学宿舍区。从床位数来看,新院共设床位1650张,比老院增加了500张,综合学科的床位比重将从现有的30%提升至50%。同时,病房也将从现在的8人间改为两人间为主,每个病房配备单独卫生间。

“到达新院区后,脑科学的救治条件和救治水平肯定是国际一流。”北京天坛医院常务副院长王拥军表示,医院从硬件的配制到人员配制都将达到国际最好的水平。以脑血管病为例,新院区会建立脑健康管理中心,致力于早期的预防和识别,在人们还没生病时,即可确保80%到90%的脑疾病提前被发现。

考虑到神经系统疾病需要长时间康复,天坛医院新院区还专门成立了康复中心,术后患者会得到专业的康复治疗。王拥军表示,医院引进了目前最新的细胞治疗,未来还会开设基因治疗和免疫治疗,同时,康复机器人、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环境都会用于康复治疗。

新院区还将进一步向综合医院倾斜,陆续开设内科的风湿免疫、心脏外科、美容科、辅助生殖学科、康复学科等跟市民关系密切的学科。新院区将建成国家神经系统疾病创新中心,同时成立临床研究中心、临床实验中心、基础和转化医学中心、单基因病和精准医学中心等六大临床研究平台,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布局也将更加完善。

和城中心的老医院一到高峰就车堵在门口不同,新院内配备了充足的停车位。在A区和B区之间,还架设了长达192米的钢结构空中连廊,这样,如果患者有需要,通过连廊就可在两个区域之间穿行,医用车辆穿行则通过地下连廊。

更特别的是,在病房的装修细节上,各方也用了一些“巧心思”。在国际部6层的病房区,病房门口的地板被拼装成了波浪形,每一个波峰和波谷都对应着房门,患者们只要“按图索骥”,就不会迷失方向。手术室内,墙面则被涂上了淡绿色的暖色调涂料,让人看到墙面就能消除一些紧张感。“从面砖、涂料到吸声板、不锈钢板,仅墙面的做法就有15种,地砖也有十多种类型。”周鹏表示。

施工方中建一局介绍,新天坛医院迁建工程体量大、专业众多,对于各个医疗专业场景的深化设计、信息管理、预算统计、模拟运行、检查验收等方面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因此,天坛医院迁建项目全寿命周期都使用了BIM技术。比如,通过定期开展碰撞检查,及时解决水、电、气、热不同专业的管线碰撞和空间利用不合理的问题,避免工程返工造成的损失。后期如果有设备运行不正常或超出使用年限,都能通过BIM模型自动预警提醒。

据了解,目前天坛医院新院已启动试运行。下一步,有关各方将继续做好新院试运行的工程保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