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dical Mall共享医疗模式点击查看模式详情是否会成为“燎原之势”?在落地过程中还会产生哪些问题?看看大家怎么说。

巡视员、研究员说

广东省卫计委原巡视员廖新波:这种模式的落地,从目前来看,很多准备或已经在多点执业的医生,最关键、最担忧的还是人事制度问题。与此同时,医疗机构、医联体之间还没有实现结果互认、处方流动,进而没有带来医疗资源的下沉

广东省社科院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向晓梅:医疗共享主要存在三方面问题:一是多点执业政策落地困难;二是医保体系尚未打通,大部分医疗分享活动尚未纳入社会基本医疗保险体系,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三是政策法规亟待完善,现有的管理规定大多按照传统医疗机构的要求设置,在执业类型、资质审批、医疗规范和技术要求等方面的一些规定不适用于共享医疗新业态。

医院管理者说

Medical Mall的创办主体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医院,如位于密西西比州的杰克逊医疗中心,是由密西西比大学医疗中心利用一个面积约为8万平米的废弃购物中心改造而成的,主要为周边低收入的非洲裔人群提供服务。所有医院本部的专科都在其中开设了门诊,同时设有初级卫生保健中心。

除了医疗服务之外,其它空间都租给了各类商店、餐馆、理发店和社区组织以及社会服务机构。也有的Medical Mall在现有的购物中心当中开辟单独的区域,设置儿科、内科、保健、心血管、耳鼻喉门诊,还有的提供诊断和实验室服务以及流动的医疗服务,很像是医院向社区的延伸,服务对象也各有侧重,既有富人,也有中低收入人群。

另一类创办主体是医生和投资者,通常其规模相对较小,而且临近医院。除了医生的诊室,还有其它相关服务。投资者创办的Medical Mall通常更临近商业中心。

M+M之所以能够成为一种模式,从医院的角度来看主要有五个原因:

一是在投资较低、不干扰原有流程的前提下,实现了规模的扩大,满足了新设备和新业务对空间的需求;

二是可以提供一站式的医疗服务;

三是实现了向人口增加或服务不足地区的外展;

四是改善了服务环境;

五是增加了盈利的可能性。

从医生和投资者的角度来看主要是因为M+M的间接成本较低;对患者和医生都较为可及;服务可一站式完成;方便了转诊,降低了患者就医的盲目性;缩短了投资回报的周期;产权清晰,有利于加强管理。

设计师说

•美国诊所、医技和检验可以租任何地方开业,所以商业综合体内有医疗设施是常有的事,但是说Medical Mall在美国大力推广是过于夸大其词了。

•这是美好的医疗习性政策,但是商场和诊所有很多规划冲突,医疗习性的改变也需要时间。新加坡的小诊所几乎都在商场的角落里,但仅限于正骨、医美、牙科和内诊。在美国的医疗商场里还有影像科、妇产科、小儿科等。这种模式对医疗设计师来说,以品牌、品质、品行为设计的项目会更多。

•这种模式需要沉淀才会有成熟机制。商场是极度开放空间,开放医疗分享即分享感染,不只是分楼层的问题,建筑必须为这个区块建立一套独立隔绝水电风系统及人流动线。

例如:牙科的检查治疗、手术等会产生一些具有感染的污水,其排放是否需要独立?美容会产生使用后的针头,这种具有感染潜在因素的垃圾该如何处置?这些潜在污染物的运送路线是否与一般人流动线有重叠?呼吸道感染的病患乘坐的电梯及行进路线在商场里是否应该独立?商场的消费者是否愿意患者搭乘同一部电梯?非典的时候,医院内部都无法管控感染,更何况极度开放的公共商业空间。

要切入这个市场,更应该从建筑设计的角度切入,建筑设计团队必须兼具商场与医疗的设计能力。

商场可以附属于医疗设施,但是医疗设施附属于商场,国家应该设置规范,不要任其野蛮生长,没有相应的规范措施,是会存在风险的,尤其是医疗风险。

网友说

•科学的管理和严格的准入,避免“莆田系”式“深坑”。

•对于体检、口腔这些的确可行,但对于急诊病人而言,并不适用,也许会存在很多扯皮现象,倒霉的还是患者。

•创意是理想的,动机是复杂的。在国内,将医疗纯商业化,做成买卖,前景暗淡。

•商业模式刚好和分级医疗互补,既是创新又是高瞻远瞩。在这个医生大面积“死伤”和离职的时代,没准真需要商业模式来拯救。虽然路很长,但起码有盼头。

•进驻大商场更强化了老百姓对医疗服务就是消费的理念,但是医疗服务是普通的消费吗?我认为肯定不能相提并论,医疗还是应该在特定的场所进行,否则矛盾会更多。

•可以想象,未来的医疗机构模式会是这样的:公立医疗机构以急诊急救和危重症医学部为主,类似共享式的医疗平台会成为常态,各种专科医疗机构共存于医疗平台或是独立运行。政府对于医疗机构的管理以委托行业组织质量控制和行业监管为主,同时对于公立医疗机构做好建设、配送、维修等非医疗服务,当然,还会有我们未曾想到的……

……

如果您有其他观点想与大家分享,请在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