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简称ICU) 是应用最先进的电子医疗设备对危重病人进行集中性监测以及强化治疗的特殊医疗空间。从字面上来理解,这个医疗空间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因此在监测和强化治疗的过程中,不易受到打扰,在客观上提供了一个较为安全、僻静的空间。ICU是现代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将一些危重病人从死亡边缘拉回来。它的收治对象全部是危重病人,或是呼吸病症,或者是代谢等某些重要脏器的严重病症,总之是一些普通医疗手段难以治疗,随时会有生命危险的患者。
在ICU中,医护人员能够通过较为完善的医疗监测设备和治疗设备,对病人进行24h的全天候监护,时刻掌握病人的病况发展,采取针对性的方案治疗,避免任何遗漏的情况出现。同时,如果病人的病情恶化,医疗人员能够在第一时间赶到,挽救病人。ICU设计最基本的问题是明确服务主体,以此来指导建筑设计。在设计思路上,要充分征询医院医生、护士以及相关管理者的意见和建议,以使建筑设计满足ICU预期的目的,完成“挽救生命”的功能。
合理的布局
对医疗布局进行合理设置,是ICU建筑设计的着重点。在布局上,要考虑以下因素。
1、ICU 建造的整体布局
在整个的医院交通上,ICU建造的地理位置应位于方便患者转运、检查和治疗的区域,最好能够和手术室、医技楼、化验室紧邻。这样,方便护士去手术室接送病人,又可减少污染;当ICU病人病情恶化时,也可及时送往手术室进行抢救及其他检测项目的转运。在ICU病房的平面布局上,要把工作流程处理好,合理安排工作人员、病人、医疗物品进入ICU的流线。为便于管理和控制医院感染,分区和通道要合理,患者通道、探视通道、医务人员通道、器械通道和污物通道要分开,在整体布局方面,必须良好的考虑到医院的其他医疗区域,比方说相对于放置病床的医疗区域、污染物处理区域一类而言,要有一定的独立性,这样做的好处是,既降低了医疗区域之间的感染概率,同时又降低了医疗工作的互相干扰。在客观方面和主观方面都能够达到患者和医护人员的要求。
2、床位的合理布置
《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中要求,ICU开放式病床每床的使用面积不少于15㎡,每床间距大于1m;每个病房最少配备一个单间病房,使用面积不少于18 ㎡,用于收治隔离病人。ICU病房床位数量主要应根据本院实际的危重病人数量确定。一般情况下,会按照医院总病床位的 2%来计算,有些医院也会按照手术台数量的1.5~2倍来计算。两种方法各有各的优点,需要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来计算。
现阶段的医院,如果总病床位在两百床以下,允许其不单独设置ICU单元,因为承受能力有限,空间的安排还有很大一部分需要安置医护人员和医疗设备;如果床位在两百到五百床之间的话,可以设置综合性的ICU单元,虽然五百床能够容纳较多数量的病人,但五百床也是考量空间的一个数值而已;第三种就是五百床以上的医院了,这类医院分科非常细致,基本上能够同时设立综合性的ICU以及专科性的 ICU。在一个ICU单元内,床位数以12~15张为宜。除了对空间的合理布局以外,ICU的病床布置方式,还可以根据床位与护士站的相互关系进行划分,现今主要分为单面式、双面式、三面式以及环绕式4种。
1)单面式:这种方式在安置的过程中,会将病床沿着病房的一侧一字排开,在查房的时候,医护人员能够对病房内的患者一览无余。而辅助房间则是布置在另一侧,避免了空间的浪费。其次,护士站面向病床的某一个方向,虽然注意点相对集中,但是护理距离很长,不便于日常护理工作。改进方法应该是在病房两端设置两个护理小组,而相对重要一点的治疗室需要离护士站较近才行。
2)双面式:病床沿病房两侧布置,中间设两个护士站及主要治疗用房,护士分别面向病床的两个方向。医生办公等其余辅助用房布置在病房的走廊外侧,其优点是护理距离较短,布局紧凑,避免了单面式的不足。
3)三面式:病床沿病房的3个方向布置,中间设护士站及主要治疗用房,多名护士面向病床的3个方向,优点是护理距离较短,护理人员集中,便于监护及医护人员互相支持。
4)环绕式:环绕式的核心部位是护士站,所有的病床都会围绕护士站来进行布置,在这种情况下。医护人员能够一边工作,一边观察患者的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另一方面,这种方式也存在一定的劣势,那就是所有的患者离护士都很近,而且没有集中性的方向,很难让护士专注于某一个方面。在客观上造成了没有办法及时联系辅助用房的情况,日后还需要进行一定的改进。
3、设置家属洽谈室及家属等待休息区
进入ICU病房的重症患者在治疗后,有的经救治好转后可转入普通病房,有的经救治没有希望,这些都需要医生或护士在家属洽谈室跟家属进行交流,安抚情绪,这样既保护了患者隐私,同时家属在等待休息区也能舒缓情绪。
4、设置隔离单间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可设置VIP病房单间,便于特殊病人和需要家庭照顾管理病人的需要。也可根据中国习俗设置中转关怀病房,便于精神障碍、 特殊稳定临时专科待床病人群体,以及临终关怀病人的需要,当病人到了最后时刻,可让家属穿隔离衣进入ICU单间进行最后告别,这样也不影响其他患者的治疗。
5、辅助用房及其他
ICU必须配备的辅助用房有治疗室、处置室、器械室、换药室、仪器室、库房、值班室等。在设计中要注意ICU工作强度大,很累,医生和护士必须有充足的休息处;ICU护士数量多,护士更衣室需要的空间大一些。ICU经常需要病例讨论,需要单独会议室。
6、病区内防感染
洗手在ICU非常重视,每床均应配洗手池,洗手池设置成脚踏式或感应式。在ICU入口处应有双重门的锁气室,开一重门进入锁气室后,只有该门关闭后,才能打开另一重门。该室内的压力稍高于大气压,使外界空气不致流入ICU内。ICU室内正压通气,空气的流向,应从较清洁端流向较脏端。
室内环境的营造及装饰材料的选用
现代医疗建筑设计必须在满足医疗流程上进行,从客观的角度来说,现代医疗建筑区别于过去的最大特点就是在人性化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无论是医疗技术还是服务方式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从医疗的角度来说,医护人员必须充分尊重每一位患者的生命价值以及个人隐私。也许某些病症在医疗人员看来没有什么,但是在患者看来,却是很严重的事情。医护人员需要站在患者的角度出发才能更好地进行治疗。
另一方面,为了更好地达到医疗效果,需要营造出一个较好的环境,这样不仅方便医护人员工作,同时对患者的病情也有很大的好处。现阶段的医疗环境多数都进行了较大程度上的改变。部分医院充分考虑到患者病情的不同,因此设置的不同的环境,以色彩为例,经过一定的研究发现,暖色调能够让人们的瞳孔放大,同时加速脉搏;而一些刺激性强的色彩,例如红色或者黄色一类,能够让人感觉到一定的活力。因此,色彩明度与彩度越大的时候,效果就会愈加明显。
比如植物的青绿色对人的心理起镇静作用,有洁净感,生理上给人平静和舒缓心情,降低血压,平缓脉搏的作用;ICU病房内病人和护士抑郁情绪容易发生,采用淡黄色,能够平衡情绪低落。对病人能缓解抑郁,有益于病情的恢复;对护士来说,也能起到缓解负面情绪,有益于更好的护理病人。
除了建筑材料色彩的应用,灯光上也需注意。色彩以淡雅偏白为好,病人躺在床上不会看到刺眼的光线,可以看到光线柔和曲线优美的天花板,同时灯光以颜色温柔和不影响医生观察患者面色为宜,从而便于医生观察患者作出准确判断。
ICU病房对室内卫生有严格要求,须清洁环保,无卫生死角,天花板、地板、墙间的交角应均为圆弧形且可靠密封。地面材料要求有较好的抗菌和抗酸碱能力,以达到无菌要求,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同时要求抗静电。因为室内静电能对精密医疗设备产生干扰,影响仪器工作的精密性。地板的抗静电能力也是保障ICU医疗安全的一项措施,因此,地面可采用防静电、抗菌、耐磨的橡胶地面。墙面和天花板可使用不锈钢板、防锈铝板、彩钢板等金属材料,酚醛树脂板等非金属材料。在辅助用房,可以采用一些价格相对低一些的材料,比如在探视走廊可采用地板砖,吊顶采用铝塑板,墙面采用防火板,可合理降低造价。观察窗及所有玻璃窗必须为密封结构,病室至少应设置一扇自然通风窗,平时关闭,但在通风系统发生故障或断电情况下开启实现自然通风。自然通风窗的锁栓应放置在病室外部。在开放式ICU病房内,还需要用围帘进行病床之间的遮拦,使各个病床间不会相互影响,以保证病人的隐私。
宁静的环境使人心情放松、舒畅,得到良好的休息;嘈杂的环境易引起紧张、烦躁和焦虑,ICU病房的减噪更显得尤为重要。除了患者的呼叫信号、监护仪器的报警声外,电话铃声、打印机等仪器发出的声音等均属于ICU的噪声。ICU内的物柜、分隔墙、玻璃隔断、门、窗帘等也应在减噪上起到一定作用。
以人为本,引入室外景观
病人长时间卧病在床,身体无法活动,不能呼吸到新鲜的空气,渴望接近自然界。将绿化等自然要素引入病房室内,使卧病在床的人足不出户就能欣赏到花草和绿色,这是排除因患病所带来的烦躁心理和消遣时间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医疗环境设计中显得尤为重要。因此,ICU的病室必须设计一个与外面相通的大扇窗户,可见自然光,应备有窗帘,以调节光线强度。由于受到病房的功能性限制,病房的绿化可采取以下两种简而有效的方式:利用室外空地、屋面进行绿化,通过窗户将室外的绿色引入室内;利用窗台的室外部分或病房的探视走廊摆放绿色植物。虽然无法直接接触大自然,但是隔窗而望也能感受到大自然的蓬勃生机,感受生命的美好,能调节心情,促进病人的康复治疗。
一个好的ICU设计需要建筑师有扎实的设计功底,需要对建筑的流程及各功能房间了如指掌,还要积极主动与业主交流,与结构、设备专业密切配合,协调水、暖、电、风各工种的管道综合布置,以达到满意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