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6月20日起,《惠州市城市公立医院二次政策补偿方案》(以下简称“二次补偿方案”)正式开始实施。广东省惠州市发改局表示,二次补偿方案实施是对公立医院合理收入实行结构性调整,总体上不会增加群众负担,理论上患者总体支出减少20%。
提高部分医疗服务价格体现技术劳务价值
据广东省惠州市发改局负责人介绍,二次补偿方案是对原医改政策补偿方案的延续和完善,主要内容是进一步完善价格补偿机制,主要任务是通过取消药品加成,破除“以药养医”。对于惠州列入本次参与改革的17家城市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后医院减少的合理收入的80%,将通过调整医疗服务价格进行补偿。
根据二次补偿方案,着重在综合医疗服务类、临床诊疗类、中医类上调部分项目价格标准,共上调收费项目99项,平均上调幅度6.6%,重点提高诊疗、手术、康复、护理、中医等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医疗服务价格。
据介绍,二次补偿方案扩大公立医疗机构定价自主权,允许医疗单位在本次方案医疗服务项目价格上限基础,可根据实际下调执行;此外,取得三级甲等的医疗单位可在临床诊疗手术类、中医民族类的价格标准上浮不超过5%执行。市发改局负责人解释,此举主要希望通过体现优质优价,鼓励惠州医疗机构创先争优,形成竞争机制,进一步提高惠州医疗水平,以促进改革。
挂号费并入诊查费名专家诊查费调幅较大
据了解,为了衔接省医改方案内容,二次补偿方案将挂号费并入诊查费,收取普通门诊诊查费、专家门诊诊查费、急诊诊查费时,不另收挂号费。此外,门诊注射、换药、针灸、理疗、推拿、血透、放射治疗按疗程只收取一次诊查费
挂号费并入诊查费,意味着调整后的门诊诊查费纳入医保报销的范畴。据了解,在此次改革中,诊查费调幅较大,尤其是名专家诊查费。据广东省惠州市发改局负责人介绍,调幅较大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通过提高诊查费,体现医生的价值,鼓励医生不断学习创新,提高业务技能和职业道德;二是可以推进医药分离得到实现,防止医生、医院受到药品、器械等集团利益影响;三是有助于引导患者合理分流。而方案对名专家诊查费提幅较大,主要考虑是目前有些患者大病小病都找名专家,而惠州名专家数量有限,为了让名专家能集中精力解决疑难杂症,在收费上与一般诊查费拉大差距。
市内多家医院启动调价患者总体负担不会增加
6月20日,媒体从广东省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广东省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广东省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等参与本次改革的城市公立医院了解到,上述3家医院从20日凌晨起已同步依规调整医疗服务项目价格。以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为例,该院已调整2062项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另外,挂号费取消并未影响上述医院的预约挂号服务,患者仍然可以通过现场和在线两种方式预约挂号。
那么,此次价格结构调整是否会增加患者就医的费用负担?广东省惠州市发改局负责人介绍,二次补偿方案是落实省、市政府有关医疗价格改革的任务要求,对医院取消药品加成后,由此减少的合理收入,通过增加政府投入、合理调整医疗服务价格结构、改革支付方式、降低医院运行成本等途径解决。简单的说,是对公立医院合理收入实行结构性调整,总体上不会增加群众负担,理论上患者总体支出减少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