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医改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分级诊疗,降药价,提诊费,整治公立医院的医药腐败现象,严查医保也开始针对公立医院了,林林总总的迹象给人一种错觉,似乎公立医院正在慢慢失去优势,尤其是国家层面鼓励社会办医的正式文件出台,很多民营医院从业人士惊喜:“民营医院春天了!”真的是这样吗?

但也有的观点是:社会办医的春天已经到来,然而,社会办医≠民营医院;社会办医的春天≠民营医院的春天。

此次国家大力提倡鼓励发展的社会办医,和以前的民营医院有很大区别。作为现在的民营医院投资者、经营者,以为社会办医的春天就是自己的春天到了,是一个误区。

社会办医和民营医疗,从政策内容上来说,两者并没有区别,鼓励社会办医也就是在鼓励民营医疗。但在中国现阶段这个特殊的阶段,尤其是民营医院前面十余年的不平等竞争环境下,为了生存所实施的一些手段和手法很多是有问题的,以至于“民营医院”这个词已经被污名化,所以现在主要提倡的是鼓励社会办医,不再说鼓励民营医疗。

未来的社会办医和以前的民营医疗还有一个典型区别是,因为经济发展的阶段原因,以前几乎没有真正特别有钱的大企业,所以以前民营的非营利医院一般都是“挂羊头卖狗肉”的居多,真正民办的慈善医院几乎没有。

但以后的社会资本慈善医院将是未来非常非常有前景的新行业,这个也是以后的社会办医和以前的民办医疗重大区别之一。

这次“社会办医春天”到来的背景,是因为土地财政的红利无法持续,现行的税收财政不足以支撑庞大的社保、医保、城市化公众服务及各项福利的支出。有限的税收财政倒逼深度政改的全面铺开,而新医改仅仅是深度政改被先选上的排头兵。

至于为什么先选上了医疗行业?正如前文所述,因为门槛较高,医疗行业的既得利益阶层是松散的,所以在改革的过程中,遇到的阻力比其它行业相对要小。

社保和医保是两个非常庞大的财政支出,社保关系到显性的民生,是硬数据,支出压缩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一个退休年龄延迟到65岁的“风声”已经让全国的舆论和民众哗然了,更毋论执行起来的难度。

而决定医保支出的环节很多:药厂-医药代表-公立医院招标-医生开处方……压缩医保支出对民生的影响是隐性的。所以未来压缩医保支出和压缩公立医疗的支出(公立医院的转制)就会成为深度政改中的优先选项。

对于药企、医药代表、公立医院医生等在这次深度医改中影响最大的群体一定要未雨绸缪,开始为自己的未来早作打算了。

有资深人士认为:

“社会办医的春天虽然来了,但是未来社会办医的难度非常之高。”

“社会办医的春天,不等于是民营医院的春天,更不是过去和现在民营医院的春天。”

“连公立医院这个亲儿子都要让他独立成家了,何况是民营医院这个私生子?”

“社会办医的春天,不仅不是民营医院的春天,更是异常寒冷的民营医院‘倒春寒’季节来临了……”

【不少民营医院的误区】

对照近期新医改的一些新举措,现在有些民营医院可能会这么想:

1、三甲公立医院诊费大幅上涨,患者肯定会往社区和非公医院分流;

2、公立医院反腐风头正劲,政府补贴减少,医院收入持续走低,员工工作积极性下降,财政赤字严重,焦头烂额之际,哪还有心思做好服务?这无疑会给非公医院带来额外的流量。

3、公立医院医闹严重,医生流失严重,非公医院正好补个缺。

4、国家三令五申支持民营医疗的发展,各种放低准入门槛,各种地方补贴、财政扶持政策,只要能搭上政策的东风,挣钱的机会就会更大些。

......

借着新医改的春风,又恰逢公立医院陷入转型的困境,民营医院真的能把握机会,开疆辟土,迎来自己的春天吗?

有观点认为,对于社会办医而言,政策的春天毫无疑问是已经来临了,政府早已摆出了前所未有的宽松和支持的态度鼓励社会办医。

至于原因,一是为了解决中国日益严重的老龄化问题,二是为了在公立医疗有限的情况下,共同承担起国家民生医疗的责任。

然而,在我们为社会办医的春天到来而欢呼雀跃的同时,更须小心”倒春寒“。没错,新医改的确给公立医院带来了新的挑战,也给非公医院带来了新的机遇。然而,这种机遇是建立在行使正常医疗服务,回归医疗本质的基础之上。现在一些看似运营良好的民营医院中有很多心照不宣的”潜规则“,最突出的一条就是”赢利靠套保“,网上随便翻翻,全国各地民营医院套取医保的新闻层出不穷。

关于此事,中央电视台及地方媒体也有过多次报道。然而套保事件仍然屡禁不绝。为什么?赚钱太容易,利益太诱人。虽然国家已经明确规定套保是违法行为,铤而走险的仍然大有人在。

新医改来临,眼看着公立医院纷纷艰难地转型,有些民营医院在一旁窃喜,却不知自己的头上也正悬着一把达摩克里斯剑。这把剑就是斩断套保的利刃。

当土地红利无法持续,地方政府财政紧缩,沉重的压力迫使政府不得不重新审视社保、医保这两块花钱最猛的地方,社保难动,只有医保尚有水份可挤,因此未来对医保的收紧和严控是毫无疑问的。果然,近日到的”北京市医保中心通报7家违规医保定点医院"的新闻,这七家医院中有三甲医院,也有民营医院。

日前,北京市医保中心连发两公告,点名7家定点医院,因违规留存社保卡、虚开处方、超执业范围行医等问题而被分别处以解除基本医疗保险服务协议、黄牌警示等处罚。

涉及违规的7家医院分别为:北京侯丽萍风湿病中医医院、北京市东四中医医院、北京广阳博海医院、航空总医院、北京市回民医院、北京国济中医医院、丰台街道南开西里社区卫生服务站。可以肯定,这仅仅是一个开始。

此次新医改,国家堵住医保漏洞的决心是毋庸置疑的。

很快,国家卫生计生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加强卫生计生系统行风建设意见》。在这项2015年就公布的政策中,明确了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严查骗取、套取新农合基金和公共卫生资金行为。此次新医改的关键时期,专门召开新闻发布会,如此重视重提,其用意不言而喻。所以,民营医院的管理者们,不要还抱着沾沾自喜的心态,以为仍然有空可钻,以为新医改对社会办医大力支持就会对民营医院网开一面,以为有政策支持就可以乱来,以为未来仍然可以挖国家墙角,靠着套保获利。

这次国家医改动真格的,不是针对公立医院或针对药企,也不是针对医药代表或医生,而是针对医疗行业内所有不合理不合法的乱象,重症下猛药,这其中也包括民营医院中存在的套保乱象。

就算某些角落里真的还有少许漏洞可钻,这条路也只会越走越窄。

未来,所有以非正当手段获利(套保,过度医疗,欺骗式营销等)的民营医院,如果再不及时转型,就算能一时逃过制裁,终究会被政策监管,被舆论曝光,被法律制裁,最终免不了被淘汰出局的命运。

那么大浪淘沙后,哪些民营医院还能光彩熠熠地留存下来呢?估计有以下几类:

1、口腔,整形,高端妇产,月子中心等。

属于非治疗性,却尤其注重个性化服务的医疗行业分支,未来将是民营医疗的天下。

2、回归医疗本质的小型综合性或专科医院。

填补公立医院的不足,以小而精的服务和口碑赢得患者的尊重和喜爱。

3、慈善或半慈善民营医疗机构。

如:医健结合的养老院,辅助青少年成长的半公益性机构,治疗罕见病和先天性疾病的公益机构,职业病预防和治疗机构。

4、特殊疾病专业治疗机构。

5、心理疾病治疗机构。

国家下了决心的新医改,绝不会敷衍而过,那些抱着侥幸心理,或非正常经营的医院或个人,尤其是靠套医保才能生存的民营医院,你们都应该早点警醒转型了。

或许汪峰《春天里》歌词中的“请把我埋在这春天里”,会成为未来靠医保才能生存的很多民营医院最真实、最残酷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