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惠州市惠城区出台《惠州市惠城区构建医疗卫生高地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提出建成一批高水平医院和重点专科,打造一批重大医学科技创新平台,培育一批医学领军人才和杰出青年医学人才,发展一批健康产业集群,抢占医疗和健康产业制高点,提升惠城区医疗卫生核心竞争力和粤东片区影响力。

重点建市内领先水平的两家医院

 目前,市第三人民医院年门诊量近90万人次,年住院量近5万人次,特别是自去年8月医院新门急诊楼落成启用后,医院日门诊量达到5000人次,崭新的医院环境为患者带来舒心满意的就医体验。

 《方案》提出,要加快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建设、市第二妇幼保健院扩建、惠城区中医医院的迁建工作,重点建设市内领先水平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和三级甲等专科医院惠州市第二妇幼保健院,2018年将惠城区中医医院建设成为二级甲等医院。

 同时,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鼓励医院与高等医学院校、科研团队和社会力量合作,打造学科门类齐全、人才力量雄厚、医疗技术精湛、诊疗设备先进、科研实力强大、管理高效科学的高水平综合医院及专科医院,使其成为所在区域医疗中心,承担区域内疑难复杂危重疾病诊疗、医学人才培养及临床医学研究、妇幼公共卫生服务等职能任务。

 另外,以高水平医院为龙头,加快转变发展模式,进一步整合医疗资源,与周边其它二级医疗机构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构建医疗联合体,相互衔接的分级诊疗体系,带动区域医疗卫生全面协调发展,大幅提升本地医疗机构的综合实力、区域竞争力和市内甚至省内影响力。

建设4个高水平省临床重点专科

 惠城区卫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惠城区力争按省临床重点专科建设标准建设4个省临床重点专科和重点实验室,建设25个市级临床重点专科和重点实验室。加大财政投入,按惠州市公立医院改革的要求,加大对省级临床重点专科扶持力度。打破行政壁垒和区域限制,发挥中、西医特色优势,构建若干个专科医疗战略协作联盟,打造高水平学科群。

 同时,发挥重点专科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全区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全面提升。大力推动省级中医重点专科(专病)、特色专科(专病)和市级重点专科建设,到2020年在第三人民医院、第二妇幼保健院及惠城区中医医院等二、三级区级医院新增和打造一批省级重点专科、省级特色专科及市级重点专科。

 说到妇幼保健服务,惠城区将加强惠州市第二妇幼保健院“促进自然分娩”技术,大力推广美国产科服务模式,提高本地区妇幼保健水平。加强惠州市第二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中心建设,加快推动试管婴儿项目评审实施,进一步解决高危高龄女性二孩生育问题。

到2018年打造三大平台

 惠城区还将加大财政投入,到2018年,打造精准医疗、“互联网+医疗”等2个创新平台和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平台。

 据悉,在打造精准医疗创新平台方面,将利用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引进国家近代物理研究所重离子放疗装置,开展精准放疗服务。惠城区还将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和互联网医疗的方便快捷,发展互联网医疗。通过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与市级卫生信息平台连接,将全区医疗数据互联互通,实现信息共享,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通过了解惠城疾病谱变化,创新慢性病管理模式,将传染病及非传染病管理通过互联网有机统一起来。探索“互联网+医疗”新模式,加快推进互联网医院建设工程。

 根据《中医健康管理技术规范》要求,对孕产妇、高血压、Ⅱ型糖尿病患者运用中医药技术方法进行健康管理,逐年提高重点人群和慢病患者中医药健康管理率,并加强重点人群中医药健康干预机制,并逐步推广设立中医药“治未病”科,建设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平台。

建一支15人的名医、名专家队伍

 实施医疗卫生高地行动计划少不了高水平的医疗人才。《方案》指出,至2018年,全区将引进、培养3名医学领军人才,引进、培养10名杰出青年医学人才。在现有名医、名中医基础上,继续加大培养力度,建设一支15人的名医、名专家队伍,提高名医的政府津贴,加大名医对青年医师的帮扶力度。

 据悉,为强化政策扶持、鼓励创新示范,接下来惠城区将建立医学科研立项的“绿色通道”,落实国家和省有关财税支持,促进医教研产高度融合。鼓励医学科技创新,鼓励医院和医学院校、科研院所管理等力量合作,开展医学科研创新。相关部门及单位要及时总结推广成功做法和创新举措,充分发挥典型引路和示范带动作用。

相关新闻

惠城区卫生系统招54名医务人员,根据各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的临床工作需要,惠城区面向社会公开引进医务人员54名。据悉,本次引进人才,惠城区医疗卫生单位在编在岗人员不在引进之列。聘用人员为事业编制,执行国家、省、市政策和用人单位规定的薪酬待遇。具有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人才,享受惠城区机关事业单位全日制硕博士研究生学历津贴,博士研究生享受每月1000元学历津贴,硕士研究生享受每月500元学历津贴。

 符合条件的惠城区山区乡镇困难卫生院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还可享受艰苦地区津贴补助。应聘人员聘用后,由用人单位与受聘人员签订聘用合同,聘用期为5年。试用期包括在聘用期内。以后每5年重新签订聘用合同。

 从引进职位表上看到,引进单位包括惠城区慢性病防治站、各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各镇卫生院。年龄基本都要求40周岁以下,少数是35周岁以下,学历基本都要全日制大专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