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7年的高考中,开设儿科学专业的医学高等院校,“更多了”。

今年,包括首都医科大学、河北医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郑州大学、南方医科大学等在内的20所高校,均新增儿科学专业。学位授予门类为医学,修业年限均为5年。

这是国家扩大儿科医学招生规模的“落地行动”。据悉,到2020年,每个省至少有1所高校举办儿科学本科层次专业教育。

而针对甚嚣尘上的“没人愿做儿科医生,儿科专业要降分录取”等新闻,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分会会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以下简称上海新华医院)院长孙锟院长表示,这都是社会舆论营造的“假象”。

儿科专业绝没有“降分录取”

“大家都说医患关系不好,医生的孩子不做医生,医疗行当要垮了。我反问一句,法官的儿子都做法官吗?如果TA们没有子承父业,那司法系统就垮了吗?不存在!”孙锟院长说。

他举例说明:2012年开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开始招收临床医学儿科学方向,共计30人。由于当时国家政策里有临床医学专业,所以这个专业名称是临床医学专业(儿科学方向)。

最初,医学院很纠结,担心没人报考,最后不得不降分录取,拉低了整体招生线。但事实恰恰相反。2012—2015年的招生情况表明,该专业录取分数线整体超过该校临床医学五年制专业——这个结果让大家眼中一亮。

“医科不是没人读!儿科不是没人做!在我和学生的接触中,我看那些年轻人是爱儿科、愿意干这行的。”孙锟院长说。

综合性医院应就儿科“独立核算”

学了儿科,就一定会做儿科医生吗?未必。

孙锟院长认为,这其中有多方面原因。但归结到核心,无非是三点:

1.待遇,尤其是在综合性医院任职儿科医生,其收入是否可以达到医院平均收入甚至以上;

2.个人专业发展是否可期;

3.职业晋升通道是否通畅。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以下简称武汉同济医院)儿科系主任罗小平指出,儿科医生收入问题在综合性医院会更为突出。“儿科的特点是急诊量大,但由于价格体制不合理,相对来说每个床位数的收入数相对少。因此,综合性医院在建设和考核儿科时,不能完全按照创收考核,要结合工作量、工作强度、所配给资源等,进行核算。”

据孙锟院长透露,作为一家综合性医院,上海新华医院儿科医生(包括儿内、儿外、儿保)的平均收入水平,在全院平均水平线以上。在一些儿童就医高峰时段(如寒暑假),儿科医生的收入甚至会超过成人科。这是因为医院针对儿科,开设了一系列特需项目,且在考核时,针对儿科进行相应倾斜。

此外,上海新华医院正在规划就儿科建立独立考核机制。这样能有力保障儿科医生的收入,激励儿科医生的内动力,并一定程度上避免儿科同成人科的竞争。

综合性医院儿科发展,要“傍大腿”

留下人是第一步。接下来应该关注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

从2014年开始,上海新华医院每年会选送一批青年医生,到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参加全球临床研究培训项目,为期一年。相关费用都由医院负责。至今,已经选派到第三批,共计50余名人,其中近1/3是儿科医生。近期,该院还在和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共同合作、开发“儿科领导力培养项目”。同加拿大渥太华大学的合作,也在紧锣密鼓的设计中。

在把人送出去进修的基础上,该院还成立了“儿童生命早期健康研究院”。这是“千天计划大项目研究平台。这个平台建立、完善后,儿科医生的科研就有了临床研究中心的支撑,也能支持其产出。

罗小平教授表示,在综合性医院内,儿科形如“小科室”,可能会被忽视。这就要求你在某些方面做出特色,特别是和医院内其他强势学科联手、共同发展。这对儿科的发展大有裨益。

比如,武汉同济医院血液内科历史悠久,是全国最早成立的血液专科之一。在复旦版“2015年度中国最佳专科排行榜-血液学”榜单上,排名全国第六。该院在成人血液病诊疗方面的优势能力,带动了儿童血液病诊疗的发展。目前,该院儿科血液病专科是中华儿科学会血液肿瘤专业学组委员单位,是首批实施血友病预防治疗的中心单位之一。

晋升渠道应有倾斜

职称晋升渠道畅通与否,关乎职业黏性,也至关重要。

2017年3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正式启动儿科学院筹建工作。儿科学院将整合新华医院、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上海市儿童医院这3家儿科医院,以及其他附属医院儿科专业的优势资源。

“儿科学院的成立,对医学院系统内儿科医生的职称晋升,将是重大利好消息。”孙锟院长介绍,每家医院的医生职称晋升,都有固定名额和比例。儿科医生不得不和成人科竞争。但建立儿科学院后,将独立协调、统筹、管理儿科医生的晋升事宜。如此一来,在规划晋升名额、制定相关政策时,可以向儿科医生倾斜,从而保证其职业道路通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