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模式在医疗行业的发展,可谓是挑战与风险并存。
地方政府在推进PPP项目上屡屡毁约,让投资者对其有些失去信心,从而加大了项目落地的难度。一位PPP项目专家讲,地方政府违约主要体现在更改条款上,甚至有些地方政府会终止协议。之前南方某市的PPP项目就是被更改,而西部某城市的项目因为没有款项直接被终止。地方政府违约原因复杂,一些是财政拨款不到位,也有上下届政府互不埋单。这些违约现象极大增加了PPP项目的落地难度。
医疗PPP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医疗资源配置不均,让群众不再就医难。然而,有别于其他行业,医疗行业对人才是高度依赖。PPP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医疗的资金短缺与管理模式,却难以将人才输送至民营医疗机构。鲜有优秀的医生愿意从公立三甲医院跳槽到民营医疗机构,相反的,大多民营医院的医生想进公立医院却是挤破头。
民营医院的小李已不止一次尝试跳槽到公立医院,只是一直未碰到合适的机会。“公立医院对我来说意味着稳定的工作、更有保障的生活,若以后有机会,我还是会考虑进公立医院。”尽管当了四年的民营医院“元老”,小李面对自己的工作选择却仍倾向于公立医疗机构。解决不了人才的合理配置,医疗PPP项目还是难以长期推广。
PPP项目从起草到实行,中间涉及多部门、多机构、多环节,一处出现问题,就很难让PPP项目落地并长期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