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农林下路的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即将扩容,在占地面积不变的前提下,通过提高容积率把建筑面积翻倍,新建代谢病研究中心等科研和医学教学设施。6月13日市规委会通过了这一规划调整。

医院负责人称“已到了非改造不可的地步”

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是广东省第一批三级甲等医院。但由于地处老城区的农林下路,医院用地非常紧张,广药附属医院在硬件上未能达到三甲医院标准,同时面临医疗需求的增长,产、学、研升级改造急迫需求,建筑陈旧、存在消防隐患等方面问题。该院负责人在规委会上表示:“医院已经到了非改造不可的地步,改造尽量做到绿色环保、界面友好,不影响邻居生活。”

规划显示,更新改造将保留5栋建筑(2.4万平方米),拆除12栋建筑(2.5万平方米)。

医院还将按三甲医院标准新建部分用房面积,新建广东代谢病中西医结合研究中心,含科研办公、临床实验等功能。规划调整后,建筑面积调整为9 .8万平方米,比现状增加5万平方米。建筑高度也由原来的最高45米增加到100米。

将新建专用车道和停车位

对于医院地块调整规划、大幅增加建设量,在规委会上有专家表示,广州的旧城区功能应该疏解,建设量应该不断降低的,“但现在很多市中心的医院都在原址上不断建高楼,这种扩建方式恐怕会加剧旧城困扰。具体到这个地块,新的规划建设强度很大,交通量和人流量不得了,未来恐怕成为交通黑点。而且扩建后医院的新楼与周边住宅楼靠得太近了。”根据规划测算,医院进行改造升级后,必将加大农林下路的交通负荷。

对于专家们最担忧的交通疏解问题,本次规划中也有详尽的解决方案。其中,近期方案包括:在医院临农林下路一侧,增设一条长100米,宽3 .5米的公共专用车道,供到达医院的各类车辆使用,减少车辆流线冲突和对市政道路的影响。为减少专用车道对人行的影响,医院首层临街面采用骑楼架空的形式,提供出净宽3.5米、净高6米、长70米的行人通道。此外,还将在医院正门附近位置增设行人过街信号灯,医院后面的竹丝岗二马路单向两车道将取消路内停车或白天禁止停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