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到6月10日,美国华特迪士尼公司分别与在中国的三个儿童医院(上海市儿童医院,北京东区儿童医院,广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落地了三个迪士尼“欢乐屋”,主要推行“医院游戏化”服务。

这是怎么回事?难道说动漫巨头公司还要进军儿童医疗?

上海儿童医院迪士尼欢乐屋

迪士尼欢乐屋为孩子们打造游乐空间

北京东区儿童医院迪士尼欢乐屋

广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迪士尼欢乐屋

迪士尼志愿者看望广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的儿童患者

原来是这样的:

去年的6月8日,为庆祝上海迪士尼度假区的盛大开幕,华特迪士尼公司宣布捐赠2000万元人民币,成立迪士尼儿童医疗基金,用于在中国各地的儿童医院内建造迪士尼主题游戏空间和开展治疗型游戏活动。在为期5年的项目中,该笔资金将为全国逾50家儿童医院提供游戏空间及游戏治疗活动。此三个医院就是合作医院的首批代表。

资金管理和游戏设计背景

该笔资金由上海市慈善基金会负责上海及上海周边儿童医院的管理,由中国宋庆龄基金会负责中国其他地区医院管理,并由迪士尼的涂料授权商威士伯公司提供支持。医院游戏活动及培训将由儿童乐益会进行设计和实施,儿童乐益会是一所运用游戏的力量来教育并鼓励孩子们克服逆境的非盈利性组织。

背后反映的现象是:

 一、医疗人文正在逐渐被重视  

当前中国很多新型的儿科诊所,在“医疗人文”这一块都在不断的下功夫,一些优秀的儿童医院也在不停的探索,如:上海市儿童医院近年来尝试实践的“医务社工+志愿服务”的模式,构建了“患儿成长支持”人文服务体系,从社会、生理、心理全方位关注患儿的康复和社会适应能力。在这理念模式的引领下,儿童医院先后创建了音乐教室、绘画课堂、病房学校、家长学校、妈咪宝贝帮等一批公益项目,为更多的孩子们带来快乐,改善住院生活质量,开启人生新的篇章。

政府倡导的“医务社工”正在缓缓推行

北京的“医务社工”也在6月11日,北京卫视做了第一次报道,医务社工的缺乏也成为摆在医院面前最紧要的问题。

医务社工是医务社会工作者的简称,他们在医院和医疗卫生机构中为患者提供心理关怀、社会服务的专业社会工作者。与医师和护士不同,他们为患者提供的是“非医学诊断和非临床治疗”。 

有人这样定义医务社工:他们是医师的助手,护士的伙伴,患者和家属的朋友,家庭的保护人,社区的组织者,同时也是其他专业技术人员的合作者。

 二、儿童医疗人文回归下,“医疗游戏”化是有效方法之一  

什么是医疗游戏?

“医疗游戏”这个全新概念,将医疗和游戏有机结合,针对住院儿童,利用常见的医疗用品当游戏道具,在专业儿童医疗辅导师的带领下,组织医务社工、医护人员及志愿者,与孩子们一同进行改造和创作,通过游戏来模拟医疗过程。通过把“看病游戏化”的概念融入到项目中,让患儿们了解治疗过程、熟悉常用医疗器械产品,消除对于医院的恐惧。

儿童医疗辅导是个什么“东东”?

儿童医疗辅导项目始于1922年,美国密歇根州莫特儿童医院为儿童建立了早期儿童游戏项目。其重点关注疾病和住院对儿童社交和情感层面的影响,通过治疗性游戏、准备和教育项目以改善儿童的就医体验,最小化住院期间儿童所经历的压力和焦虑,提高患儿的应对技巧,保持其心理健康。它是北美和欧洲的绝大部分儿童医院的标准服务。该项目的开展也是国外众多医疗机构用以提高患儿、家长满意度、体现以患儿为中心服务理念的重要措施。

 三、儿童医疗辅导师在中国还是完全空白 

在中国,目前具有儿童医疗辅导认证的人数寥寥无几,中国的绝大部分儿童医院也还没有开展该项服务项目。我国的儿童医疗的辅导开端应是和睦家医疗在2014年才引入的,也就是儿童医疗辅导在中国才发展两年多,一切才刚刚开始。

四、中国新型医疗正在快速发展 

无论“医务社工”还是“儿童医疗辅导师”,这些词是伴随着中国医改,及“新型医疗”发展必然的“产物”,因为在我们“新型医疗”定义中,医疗人文体系的建设、基于新医学模式的的行医理念是两个最基本的要求。而当前无论是一些优秀的公立医院还是新建的私立医疗机构,都在这方面不断的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