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卫计委在5月中下旬正式发布了《深圳医疗机构设置规划(2016-2020)》。详细介绍了医疗机构未来几年的规划。

总体布局

各区医疗机构布局

1.罗湖区

在本规划期间,结合罗湖区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区的发展定位,重点加强现有医疗资源的结构调整和优化利用,强化医疗环境及医疗机构内涵建设,建成深圳市东部医疗中心。“十三五”期间,规划增加床位1228张,到2020年全区可供应床位达7022张,每千人口床位数为5.76张;三级医院7 家(含社会办医院1家)。综合区域医疗中心:市人民医院。

2.福田区

在本规划期间,结合福田区建成一流国际化中心城区的发展定位,重点加强现有医疗资源的结构调整和优化利用,强化医院的现代化管理,建成深圳市中心城区的医疗中心。“十三五”期间,规划增加床位3508张,到2020年全区可供应床位达11234张,每千人口床位数为5.79张;三级医院11家(含社会办医院3家)。综合区域医疗中心: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市第二人民医院。

3.南山区

本规划期间,结合南山区迈进世界级创新型滨海中心城区的发展定位和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的功能定位,重点优化医疗资源的增量和现有医疗资源的结构调整,提高医院的国际化服务水平。“十三五”期间,规划增加床位4136张,到2020年全区可供应床位达8386张,每千人口床位数为4.49张;三级医院9家(含社会办医院1家)。综合区域医疗中心: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南山区人民医院、深圳大学附属医院。

4.盐田区

本规划期间,结合山海资源优势和“东进战略”发展机遇,加强医疗资源的结构调整和优化利用,加大对市级医疗科研机构的建设投入,优先发展与旅游养生、康复保健相结合的医疗服务。“十三五”期间,规划增加床位200张,到2020年全区可供应床位达670张,每千人口床位数为2.42张;三级医院1家。综合区域医疗中心:盐田区人民医院(指导单位:市人民医院)。

备注:盐田区人民医院2015年可供应床位数320张中包含原梅沙医院20张。

5.宝安区

本规划期间,结合宝安区建设现代化国际化滨海城区、创新型产业名城、宜业宜居活力之区的发展定位,重点优化医疗资源的增量和现有医疗资源的结构调整,优先保障区域内居民的基本医疗服务和重点发展中医药产业。“十三五”期间,规划增加床位2770张,到2020年全区可供应床位达10008张,每千人口床位数为2.69张;三级医院11家(含社会办医院1家)。综合区域医疗中心: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宝安区人民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九医院。

6.龙岗区

本规划期间,结合龙岗区建设东部中心和高端商务集聚区、国家产城融合示范绿色低碳发展引领区的发展定位,抓住深圳市“东进战略”发展机遇,重点优化医疗资源的增量和现有医疗资源的结构调整,优先保障区域内居民的基本医疗服务。“十三五”期间,规划增加床位5022张,到2020年全区可供应床位达12598张,每千人口床位数为5.01张;三级医院14家(含社会办医院3家)。综合区域医疗中心:龙岗中心医院、市吉华医院、市平湖医院。

7.龙华区

本规划期间,结合龙华区打造高端服务和智能制造聚集高地、加快建成现代化国际化中轴新城的发展定位,重点优化医疗资源的增量和现有医疗资源的结构调整,优先保障区域内居民的基本医疗服务。“十三五”期间,规划增加床位2750张,到2020年全区可供应床位达5709张,每千人口床位数为2.92张;三级医院7家(含社会办医院1家)。综合区域医疗中心:市新华医院。

8.坪山区

本规划期间,结合坪山区建设国家级新能源汽车及生物产业基地、现代化产业集聚的东部智造中心、加快形成深圳东北门户和辐射粤东的发展定位,抓住“东进战略”契机,重点优化医疗资源的增量和现有医疗资源的结构调整,优先保障区域内居民的基本医疗服务和发展生命健康产业。“十三五”期间,规划增加床位2904张,到2020年全区可供应床位达3610张,每千人口床位数为8.35张;三级医院5家;综合区域医疗中心:坪山区人民医院(指导单位:市人民医院)。

9.光明新区

本规划期间,结合光明新区打造高技术产业基地、绿色生态新城的发展定位,重点优化医疗资源的增量和现有医疗资源的结构调整,充分利用中山大学(深圳)的带动优势,依托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跨跃式提升新区医疗服务能力和辐射水平,打造高端化、国际化、产业化的深圳市西部医疗中心。“十三五”期间,规划增加床位1500张,到2020年全区可供应床位达2580张,每千人口床位数为3.72张;三级医院4家;综合区域医疗中心: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

10.大鹏新区

本规划期间,结合大鹏新区建成国际一流的生态岛、生物岛、生命岛和世界级滨海生态旅游度假区的发展定位,抓住国际生物谷建设的契机,重点优化医疗资源的增量和现有医疗资源的结构调整,优先保障区域内居民的基本医疗服务。优先发展与休闲旅游、养生康复相结合的健康体检、康复疗养、医养融合的医疗服务。“十三五”期间,规划增加床位1563张,到2020年全区可供应床位达1896张,每千人口床位数为11.04张;三级医院2家。综合区域医疗中心:市大鹏医院。

附件:

1.深圳市各区每千常住人口床位配置规划表

2.深圳市“十三五”期间公立医院床位配置规划表

3.深圳市“十三五”期间中医类公立医院床位配置规划表

4.深圳市区域医疗中心规划(2016-20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