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国家卫计委发布了《关于实施有关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又有202个病种的临床路径方案出台。加上半年前国家卫计委发布的1010个临床路径,目前全国已经出台的临床路径已经达到了1212个。

新增临床路径是为何用?

本次新增临床路径,就是为了给实行DRG模式打好基础。在以往,医院是按项目收费,这就导致了医院、医生都想尽一切办法多从诊疗项目中收费,以致于出现多开药、开贵药,多做检查、多做大检查的现象出现,严重损害了患者的利益。

本次卫计委有发布202个病种的临床路径方案,通过不断完善临床路径方案,要求医生按照临床路径方案规范实施诊疗,这样就能避免了上述情况,

患者只需向医院一次付清某一病种的治疗费用,医院必须解决相应的疾病问题。如果根据传统的按项目收费,病人多使用了一个耗材,多服用了一颗药,收费就会不一样。因此,实施DRG收付费可以有效地防范医院“小病大治”。

对医械在医院的销售会有何影响?

对于医械销售有很大影响,如果DRG模式全面实行后,显然,没有进入临床路径方案的一些产品就惨了,那些对治疗疾病没有突出作用的产品的生存空间会越来越小。另外,医院为减低成本,一些医疗检查项目肯定会有不小幅度的减少,需求减少了就意味着市场缩小了,特别是对一些检验试剂耗材来说影响会很大,注定又要有人被淘汰出局了。

6月2日,国家卫计委在深圳召开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收付费改革试点启动会就宣布广东省深圳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拉玛依市、福建省三明市,以及福建省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福州市第一医院和厦门市第一医院,一共9家医院同步开展DRG试点,6月5日就又公布了202个新增的临床路径方案,DRG改革试点已经启动,几年内还要扩大到全国100个城市。可见DRG收付费改革已上升国家战略层面,DRG收付费改革试点也将成为今年医改的“重头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