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缺乏创新

例如:前段时间有家门诊,它的前身是某医院的一所分院,转制后做了不少的广告宣传活动,在每个星期日提供免费的B超检测。活动开展前两个月,带来了不少营业收入,每次来做B超的群众到中午时往往都需要排队等候,到现在却几乎没人来做B超,门诊的医护人员都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

其实免费B超检测本来是个不错的活动,而且该门诊在当地的竞争对手只有几家卫生站,它们都不具有这些设备,但再好的免费午餐,时间长了也会有人不感觉新鲜,自然食之无味。过年的时候,人们往往在正月初一后吃的肉食会越来越少,而对萝卜、白菜与日俱增,只到春节结束。难道是这些丰盛的大餐变味了?当然不是,而是人们的味觉变化了。再好的美味天天吃,顿顿吃也会失去它的诱惑力;再好的促销天天用也会失去消费者的青睐。试问,难道我们除了做B超免费,就不能做妇科、内科、透视的一些免费项目吗?

何为创新:在事物充分了解的基础上经过反复的摸索和思考,从而得出一种新的概念、方法。因此,缺乏创新的主要原因往往是对医院营销的了解不够,经验不足。

2、无特色

很多民营医院在营销策略上,人云亦云,看见别的医院妇科赚钱,就不管自己是什么壮况,也跟着大力宣传妇科;看见别的医院男科赚钱,又跟着宣传男科,很想在钱罐子里捞一把。我相信有几句广告语随处可见"看妇科,到XX医院我们更专业""看男科,到XX医院我们更便宜"有的干脆就是"看妇科、看男科到XX医院我们更专业、更便宜"民营医院的品牌树立不能跟风。

首先应该充分了解自身医院的情况:是什么类型的医院?特色在哪里?再找出突破性的广告语来定位自己,同时让自身医院不断向广告语内容靠近,做到实事求是才是可行之道。

3、太重视媒体广告的效用

部分民营医院在媒体广告上大力烧钱,而在医院内部结构操作系统上却不愿投入一分钱。这样的结果往往是部分医院对外宣传技术有多好、技术有多高、设备有多好、服务有多周到,结果患者一上门立刻感到上当受骗,这是明显的后劲不足,造成医院广告投入大,营业额却停滞不前。

媒体广告的主要特点在于快速提高知名度,打出名气,但是它的成本非常高,大大减少了医院的利润,并且媒体广告是"被动式"的顾客上门。

4、宣传广告太过火

有些医院虽然只是一个卫生站,却对外宣传是"社保定点医院";医院内部一个教授职称医生都没有,却向外宣传有许多,竟然还有北京某知名医院的教授,结果往往被有心人或是媒体爆光,导致医院整体形象一落千丈。当然有这种偏向的医院很多,但是真正太过火的还是极少数,大多都明白这种医疗行业的规则。

5、活动多,却缺少意义

上文讨论过民营医院在宣传方面、营销策略方面有诸多活动,但这些活动因为有很多问题造成多数以失败告终,大多数也就失去了活动的意义。

大型活动应该多做,但必定选择一些创新的活动,比如”联合营销“、“口碑式“、“信息化互动”、“自媒体平台”等等营销活动。

6、太重赢利,太重短期回报

 这有两个方面:

①有的医院总是希望次次都能赚,比如给工厂做入职体检,一定要有10人以上才能接送,这样做本来是为了减少成本,利润最大化。如果这家厂一个月只有三、五十人体检可以不接送,但如果这个厂每月有二百人入职时并且接送只须要五分钟,小编认为完全可以接。工厂既然每月有入职二百人,那么这家厂至少有1500-4000人,这样的工厂附近一定有依附的小厂,你把大的拿下来,往往就能拿下它附近的不少小厂,这样一来不就是市场占有率越来越大,赢利越来越多吗?当然,只是举个例子。医院的规模不一样,对入职人数的参考应做适当调整。

②有的医院为了赢利做出一些违背市场规律的策略。比如东莞长安有家门诊重开业后因为急于想争夺体检市场,于是在其它医院的两对半价格在30-45元/人时,它打出了一个惊人的价格战,全部25元/人,还免费接送。开始他们占领了部分市场,在两个月后,他们发现开发的客户越多越吃亏,医院不根本赚钱,这时它开始了人少就不接送的服务,其结果是客户投诉越来越多,甚至某些工厂感到他们出的结果"是假的",差点吃官司。结果客户越来越少,名声越来越臭。原因很简单,在没有强大实力做后盾的基础上打价格战最终吃亏的是自己。我们民营医院的管理者们都要慎重对待价格战.

7、缺乏持久经营理念

医院的乱,有太多都是因为流程,这在医院管理中是一个通病,凡是发展缓慢的医院,其流程一定是混乱或不合理。

在部分医院只重视有没有患者来看病,而不重视患者治疗后的反应,不太在乎患者的投诉。

为啥?泱泱华夏要找两条腿的猪找不着,找两条腿的人却满山遍野。因此他们认为捞一个是一个,管他是否下次来这里,就算他不来也有的是。

这是一种极端错误的歪念,我们经营的是正规医院不是卖狗皮膏药的药贩子,人家药贩子用的是"游击战",东边一枪,西边一炮,从来不吃回头草。医院总不至于今天在广州,明天到深圳,后天去北京吧!我们应在医院的品牌,美誉度方面多下功夫才是硬道理。

患者选择医院不正是那些品牌好的吗?为什么要反其道而行呢?

8、冷漠情绪普遍存在

医院没有好气氛,这几乎在每家医院都有,总是有一些医生对患者爱理不理,甚至易发火,给患者的印象是医生很"凶"。这个问题不是一两天就能解决的问题,只有建立一个良好的企业文化才能改变状况,在建院初期就开始实行最好。

其实让患者感到医生如同亲人般热情;让医生感到有家一般的温暖的工作环境绝对是件大好事。

可为何实行起来很难呢?

①   医院没有这样的企业文化;

②   医生本身没有这样的习惯;

③   缺乏合理的制度来嘉奖和约束;

④   医院未对医护人员进行过类似的培训和思想沟通;

⑤   管理人员也是如此。

停滞的资源在医院里可以说是最广泛的“隐性成本”,例如闲置的设备,积压的库存,低利用率的岗位职业

 9、未做到唯才是用

因为是民营医院,所以在许多要职上,往往都是老板"自己人"不是亲戚就是朋友,结果"派系斗争"时有发生,"吃闲饭"的人越来越多,真正有才能的人才无法引进。

笔者认为"家族式"管理本身没什么不好,只要唯才是用,赏罚分明,管理人员之间关系和睦,完全可以成为一支高效团结的队伍。

关健在于公平公正,统一思想,有合理制度约束每个人的职责,职位以贤能者居上为基础才能发挥它的最大作用。如果违背了这个基础,"家族式"只能带来无尽的烦恼和隐患。

10、要"人道"却不要"公益"

很多医院都喜欢宣传自家多么有人道主义精神,这本是好事,对提高知名度,美誉度都有好处,但实际的做法却让人遗憾,太少公益活动,甚至有些医院几乎没有。

这是个大错误,也许有的医院管理者觉得做公益就是“白”花钱,如果有这种想法那就是错上加错,为什么这样讲呢?先来看看营销学里的一句至理格言“做广告不如做新闻,做新闻不如做公益”。

做公益其实分为无私和有私的、雷锋就是无私的,而我们是具有商业性质的机构,通常的公益都是“有私的”也就是有目的性的。

目前的公益活动大致有:

大型的比如:XX企业慈善捐赠一亿;

中型比如:XX企业捐办一个希望小学;

小型的比如:XX企业慰问孤儿院、老人院等等。

作为医院没有必要像上面这样做,但可以放大效果,例如:教师节免费为XX中学、小学老师作一次XX体检;免费为老人院、五保户做健康检查或节假日送慰问品。

类似的做法很多,再请一个记者跟踪报道一番,同时网络上多做一些新闻式的专题报道,这样提升医院的品牌和美誉度是十分快捷的,只要把活动策划好是完全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