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医院全面取消药品加成

今年,新疆所有城市将全面推开公立医院综合改革。9月30日前,新疆所有公立医院改革将全部取消药品加成,除中药饮片外的药品实现零差率销售。

7月30日前,完成自治区级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方案,将调整后的医疗服务价格纳入医保报销目录,保证医院能正常运行、群众负担不增加。2017年新疆医疗费用增长幅度要控制在10%以内。

同时将落实对各级公立医院的投入政策,适当提高技术劳务价格。重点提高诊疗、手术、护理等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项目价格,降低大型医用设备检查治疗和检验价格。

分级诊疗解决“看病难”

今年,新疆85%的地(州、市)将开展分级诊疗试点,充分运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医疗联合体的建设,探索和推行多种形式的分级诊疗模式。

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抓手,落实“基层首诊”。鼓励签约医生根据居民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如预约转诊、重点人群上门服务等。

签约服务从一些慢性疾病和重点疾病入手,优先覆盖老年人、孕产妇、儿童、残疾人等。

今年,新疆85%的地(州、市)重点人群家庭医生签约率将达到60%以上,所有的贫困人口都将纳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范围。

以解决“上转容易下转难”为重点,落实“双向转诊”。新疆将制订和落实入、出院标准和转诊原则,综合运用医保、价格、宣传、引导等手段,把双向转诊机制有效运行起来。

全民医保缓解“看病贵”

今年,新疆将加快推动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医保整合。各统筹地区将全面落实覆盖范围、筹资政策、保障待遇、医保目录、定点管理和基金管理“六统一”,完成制度整合。

同时,加快推进以按病种付费为主、多种付费方式相结合的复合型支付方式改革。建立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的激励约束机制。

开展医保药品支付标准试点。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地区今年底实行按病种收费的病种不少于100个,同步推行临床路径管理,与支付方式改革相衔接。

还将完善异地就医结算平台,逐步与内地省份异地就医结算系统实现对接,推进基本医保全国联网和跨省异地就医即时结算,减少群众“跑腿”“垫资”。

制度建设确保“良药多”

今年,新疆将逐步完善药品生产供应制度,建立短缺药品监测预警和分级应对机制,解决好低价药、“救命药”以及儿童用药的供应问题,通过市场倒逼结合产业政策引导,提高药品生产质量。

同时,深化流通领域改革,落实好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政策,全面推开城市公立医院医药价格改革,建立医疗服务价格区域协调制度。

推进实施公立医院药品分类采购,落实药品购销“两票制”,完善药品价格形成机制。

规范药品使用行为,促进合理用药,重点加强抗生素、辅助用药、营养性药品的使用管理。对医疗机构药物合理使用情况进行考核排名,考核结果与院长评聘、绩效工资核定等挂钩,对不合理用药的处方医生进行公示和约谈。

激励制度培养医务“主力军”

今年,新疆将从提升薪酬待遇、发展空间、执业环境、社会地位等方面入手,改革职称评审制度,调动广大医务人员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医务人员改革主力军作用。

完善培训培养制度。加强医教协同,完善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三个阶段有机衔接的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启动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考核工作和公卫医师规范化培训考核工作;继续实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项目和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项目。

创新人才评价制度。完善职称评审办法,增加医疗卫生机构特别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高级岗位比例,取消将论文、外语、科研等作为基层卫生人才职称评审的硬性要求,拓宽医务人员的职业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