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侯立萍   翻译/肖腾芳

用户的需求是最重要的,设计师不能在不知道用户需求的情况下设计医院。——近藤彰宏

★绿色、安全的--日本足利红十字医院

从庭院看医院内部大厅——日本足利红十字医院

项目全景及周边环境


平面图

日本足利红十字医院的病房、门诊、治疗、能源、检查设施和礼堂在独立的一侧,能够适应未来增长、社会需求和医疗保健系统的变化。日本大多数医院单人病房约占所有病房的30%,而足利红十字会医院所有病房都是单人病房。设计最初是为了保障患者隐私,但这样也解决了其他多人间固有的问题,包括感染控制、恢复环境的差异、嗓声和气味,房间安排时避免男性女性分配到同一间,总之为患者提供了更舒适的体验。“足利红十字医院的项目完成后,我们进行了调查,医院员工反馈80%的私人单间安静不受打扰,这对患者来说是个利好消息。”近藤彰宏说道。

节能图

医院从设计设施到建造,再到具体执行都基于三个理念——绿色、安全、智能,力图利用足利当地丰富自然资源创造出环境友好型的医院。通过井水水源热泵利用丰富的地下水,用便宜的夜间用电提供高效的热源,独立的温度控制,风和太阳能发电,变风量控制,通过建筑物能源管理系统的自动报告功能实现能源管理可视化,绿色屋顶和员工教育宣传等,新医院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比传统医院降低了40%。

风力发电

太阳能发电

大厅展示光线

医院大厅内部

礼堂可以作为一个疾病流行期的感染患者隔离区(通过墙壁可以提供医疗气体)

ICU

手术室

透析中心

康复中心

入口大厅

病房走廊

设计的努力为医院迎来了医疗保健和建筑两个行业的好评。足利红十字医院作为新一代绿色医院成为日本国土交通省“促进二氧化碳减排建筑的模范项目”,也是日本国内第一家被选为此模范的医院。同时,医院在2013年获得日本建筑设备技术者协会的首个碳平衡奖,在2014年经济产业省的能源效率和环保特奖“首相奖”。医院还建立了一个医疗持续性计划,维持医院在灾难中的运行以执行红十字会的使命。

★度假式癌症治疗--佐久综合医院高级治疗中心


位于日本长野县的佐久综合医院(Saku Central Hospital)于2014 年建成,建筑周围绿意

盎然,它的建立完美诠释了“森林中的医院”的概念。医院和整体环境联系紧密,透过所有病房和开放式走廊的窗子,都可以看到四周清丽的风景。而这些景致会随着季节变化而变化,春景尤其令人心生欢喜,此时樱花恣意绽放在以之命名的大道上,引人驻足观赏。


建筑与环境整体实景,病房和治疗的两个体量并排在一起

一层癌症治疗层平面示意图

建筑近景

光照射到建筑的外墙上,形成美丽的曲线

建筑外部设施采用天然用材

建筑外墙材料采用当地特色的铁平石建造

病房按V 型分布,每个“V”的底部都设有员工工作站,这样可以保证员工的视线没有盲点。一方面方便员工观察患者情况,另一方面也给患者带来安全感。整个建筑共3 层,容纳了450 个床位。一层是癌症治疗层,二层是高护层,三层是康复层。楼层虽然不高,但水平面积大,病房和诊断治疗都在同一层,为当地社区提供医疗服务和急救服务。每层都有病房和治疗单元,患者不用上下奔走。一层的癌症治疗层,癌症病房位于楼层的中间,其他还有癌症化疗室、供患者们和家属们交流的癌症沙龙、放疗室。这样的安排是为了让患者可以在同一楼层中便利地到达想去的地方。癌症病房与生机勃勃的花园近在咫尺,这里比起人们普遍印象中的医院更像度假区,放松的环境有助于患者的恢复。

二层作为高护楼层,支持紧急治疗。这里的布局注重功能性,有急救和重症监护中心、手术室、血管造影室、ICU、围产期护理室和围手术期护理病房,还有专门为救护车用的斜坡。而救护直升机可以在急救和重症监护中心顶部起飞降落。在ICU 工作台的周围是玻璃墙的私人病房,这样设计为的是要确保员工能够轻松地监测病人的状况。访客从病房的另一边走廊进入病房,这样把员工和访客人流进行分离。


空间剖面分布及水平方向各部门的协调分布

病房中的家庭休息室

入口处充盈自然光线和绿色景致

ICU 病房为工作人员提供清晰的视野,方便了解患者病情

为了缓解作为一家急诊护理医院的紧张气氛,建筑师设计应用材料选自代表当地特色的铁平石、日本落叶松木、浇筑成雪松形状的清水混凝土和其他吸引人的特色素材。自然光通过采光天井进入室内,充盈整栋建筑,建筑沐浴在柔光中,内部整体呈现温暖氛围。

另外,在医院外建筑师设计了1 条约1 千米长的环形步行道,医院开业后员工和当地居民一起在花园种下了幼苗,这个花园属于医院,但也将服务于当地社区,他们可以到这里散步锻炼身体。建筑师表示:在2014 年设计的佐久综合医院因为有很大的空地,本要种很多树来做景观。但迫于昂贵的价格,于是设计方建议医院员工和设计团队一起种一个小树林。这样减少了开支,还增加了双方的交流。

据近藤彰宏透露:现在机器人技术在日本医院中的运用越来越多,像进行手术,或运输药品、盒饭等。CT 等技术发展很快,所以新医院在设计时必须考虑未来5-10 年内替换如今的科技设备的可能。新医院应该具备改变的条件,同时还要为扩建留足空间。由于日本的老龄化趋势,未来十年的医院应该是高效率的,但是不昂贵的。医院员工需要能够密切观察患者情况,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让病房环绕着中心工作站。

无论是在日本还是在中国,未来技术必定服务于人,医院设计的发展必将是以用户诉求为准则,用户所需必将是设计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