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张万桑
瑞士 Lemanarac 建筑及城市规划设计事务所创始人、首席设计师

没有人愿意去医院,但很多人不得不去。对疾病和死亡的恐惧使我们对医院有着天然的畏惧。同样,疾病本身所带来的痛苦又难以脱离与医院的联想,所以没有人愿意去医院。但是,这里又汇聚了人类所有关于生命的知识、经验和工具,我们又不得不去。

医院是生命的裁判所

尽管人们不说,但医院在个体心灵深处就像一个裁判所。对于个体而言,在这里接受的每一次诊断都意味着对其生命的裁决。虽然并没有举行什么仪式,但这个裁决也会悄无声息地散落在那些被称为诊室、检查室、治疗室、手术室等房间的各个角落,并且没有人能准确预测当时的裁决所带来的后果。而那些基于经验及统计值的治疗建议本质上也是某种猜测,这些猜测所引发的正当怀疑又会导致个体更深的孤独感。

这里讨论的并非任何身外之物,而是涉及了个体对自身的审查、评价、裁决、猜测、犹疑和选择。它们循环往复,充斥于这个被称作医院的空间里。与此同时,对于以上这些情感需求回应的缺失或是无能为力,则会迫使医院内的个体认为情感需求必须与对待身体的处理方式相互分离。而这种对感性和理性的强迫性分离,则会给身体和心理的认知带来进一步的困难。

如果说我们还活着,是因为身体和精神的融合,那么被身心强制分离的患者则意味着在医院已经不再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了,此时的医院也已沦为一个身体的修理厂、躯体的垃圾桶甚至是生命的地狱。

医院作为人类心灵和仪式的载体,并没有做到祂(本文中所涉及的“祂”,是意指上帝、耶稣或神的第三人称代词。)本应该做的事,如常见的错误是将医疗空间刻意地表达为一些欢乐的商业空间、苍白的机场空间等。真实的情况则是在医院这个空间,任何物质主义的存在对于生命而言都是苍白和转瞬即逝的,生活压力与生命尊严相比,后者更为重要!

当我们的身体紧贴这些物理空间时,精神则住在由这些空间所引发的联想时空里,但承载我们身体的医院空间是否能真正满足我们的心灵呢?

其实,与某些建筑空间的对话能够帮助我们感知生命的意义,让我们在医院的情感需求上得到一定的满足和寄托,甚至能够使我们更好地理解生命的进程、认可生命的状态、感悟生命的神秘、珍惜生命的柔软,以唤起对生命的执著、重塑对生命的信念。

本期,我希望以 2012 年底竣工的约 23 万平方米、拥有 1800 张床位的综合医院——南京鼓楼医院南扩工程项目为例,试着寻找一些医疗文化背后的精神内涵。

“岛”是生命的状态

在这里,任何人都无法脱离嘈杂的人群,不得不面对自我、上帝以及联系我们与上帝的天使。无论生命将会迈向何处,这里都曾是生命宝贵的休憩之地,其与生俱来的独特,也使这里明确区别于充斥着商品和利益的喧嚣空间。

鼓楼医院被设计为一座城市中心的岛屿,尽管设计将建筑的内部环境和城市的外部环境有效联通,但它与周边的城市环境仍有着明显的区分。当人们进入这里,很明显能感受到与外在世界的不同。而我认为,生命之“岛”的意义,如果在潜意识中被唤起和认可,可以帮助患者实现对自身疾病与健康状态的感知和识别。

“光”是生命的神秘

死亡则意味着黑暗,光则为万物提供能量,它是一切生命的源头。光与影的组合使人们在视觉上读出了建筑的形体、空间和质感。同样,建筑的空间也无时无刻不在传达着光的美好和能量。

而医院的光应该是圣洁、纯粹和朴素的,应该与个体内心的生命之光相通,可以照亮我们的心灵。因此,在建筑设计上,我将日光充分融入建筑,让其可以满满地承载着光与影。这也是鼓楼医院设计的基本出发点。在这里,所有庭、院、井的引入和布局,都成为了光线进入建筑空间的一条条通道。

“纸”是生命的柔软

源自于芦苇、树木等柔软生命体的纸几乎已经成为我们存在于这个世界唯一的记载方式。这种神奇的东西被中国人创造出来之后,不仅成就了文明世界的诗书礼义,也让知识文化的传承成为了可能。祂的柔软、轻盈的质感及其引发的联想和通感已深植于东方人的内心,祂让我们觉得生命是可以被记载并延续的。

无序排列的纸屑可以对光线产生漫射,让人类既能得到了光的亮度,又可以过滤视觉的干扰,避免眩光效应,并将一切都笼罩在温情且纯粹的光线之中。
事实上,很多材料的组合都可以达到类似的效果,例如鼓楼医院利用了磨砂玻璃、透明玻璃和金属纱网等材质,进行轻盈组合,以突出柔软生命和轻盈健康的内涵。

“绿”是生命的执着

植物在这里被赋予了更广泛的生命意义。在南京鼓楼医院的设计中,有意选择了最普通和常见的植物——芦苇和常春藤,这些小小的生命体既让人们意识到生命的渺小和无奈,又能感受到生命的顽强和尊严。

“天”是生命的信念

中庭内宽敞的钢琴厅被设计为一个纯洁静谧的祈祷空间,宛如这座文明城市的中心教堂。这里不仅是患者就医流程的起点和终点,也是整个医院的心脏,它的底部通向医院各处,顶部明亮的天窗也将整个中庭的气氛凝聚并引向了天空——这个所有信念和信心的根本源头。

总之,我们活着是因为心灵和身体的共存,建筑活着也是因为祂的心灵和身体的融合。如果说祂的身体是这座医院的建筑,那么祂的灵魂或许就是一首关于生命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