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医用耗材的使用量不断增加,医院对于耗材安全、质量、配套等服务也在随之提高,医院想要奔“三甲”的同时,首先必须把好医用耗材“采购关”。
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随着国家政策不断完善,国内医用耗材采购问题有所缓解,但是还没有彻底根治。在耗材采购方面,制度方面还需继续完善,也意味着耗材采购中难度加大。传统医药领导层的固定模式就是注重医院发展的战略发展方向,而忽略了采购,只是走形式把耗材丢给了招标公司,而然在招标公司运作的过程中就增加了采购成本。部分医院已经发现问题,但是没有明确相关规定,问题也难以得到有效的解决。由此,可以发现的不足有:
(一)对耗材供应商管理比较松懈。耗材供应商不断增多,然而存在黑箱操作,存在价格不透明、虚报价格,直接可以导致的是质量不合格。
(二)部分耗材管理人员存在管理不严的行为。由于管理不严,对耗材需求不合理,没有明确合理计划,造成品牌混乱、用量不合理,最终形成的库存积压、短缺,临时采购次数增多,严重增加采购成本。
(三)缺乏信赖的供应商,造成管理混乱。耗材使用量不断增加,品种、规格、都在不断增加,没有固定厂商管理难度增加,不同的厂商意味着不同品名、同样东西不同名称,管理混乱。
(四)缺乏合理采购计划。采购部门和临床缺乏良好沟通,需要一定量使用时没有耗材,但是有些耗材又会造成堆积,这样的怪现象时常发生,这都是部门间沟通不畅,缺乏合理计划导致的。
1、严把“制度”关
设备耗材的价格不一,低至几分高至数十万。采购人员、条目、计划、审批等等每一个环节都必须按照制度操作。采购部门要结合医院实际,制定符合医院的采购流程,对供应商选择、管理、采购方式都进行严格制度把控,必须按章办事,杜绝不良的采购行为。保证采购程序合法化、科学化、规范化,才能保证耗材价廉质优。
2、严把“供应商选择及管理”关
选择供应商唯一的依据是合法,耗材价廉质优,必须保障患者切身安全。耗材供应商必须持有相关资质、证件、手续,再根据企业实力、信誉、质量技术、价格、售后等因素,选择最佳的供应商。最后签订合同,双方明确责任、义务及需求。
3、严把“采购计划”关
根据医院实际需求,制定合适医院使用耗材计划,对不同科室所需耗材形成目录。在全面了解后,形成采购计划。在使用途中,及时与采购部门建立信息互通,避免发生耗材供需不足的情况发生。采购部门对耗材使用要有准确的预测,以便及时采购。合理的库存,便于管理,也能保障临床需求,实现科学化、合理化管理。
4、严把“耗材出入库”关
采用现代信息化管理。耗材入库指定在相应位置,用信息化工具记录相关信息。临床科室需要领取时,管理人员按照出入库做好登记,省时、方便、安全。
5、严把“用人”关
加强耗材采购人员综合素质,紧跟技术换代更新,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专业化知识,提高相关法律知识,提高职业操守。
------------------------------------
CHCC2017第十八届全国医院建设大会将于5月20日——23日在武汉召开,本次大会涵盖超过60场专业论坛,聚合全行业资源,广泛覆盖医建领域全产业链,涵盖战略发展、体制转型、新兴投资、前沿设计、基建管理、运营提升、专项工程、医技空间、学科空间、跨界融合、医院专场等11大版块,邀请350位行业顶级专家带来最新深度学术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