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1_meitu_1.jpg

心医国际副总裁在刘鹏在演讲中分享了心医国际服务体系

4月28日,“第七届移动医疗产业大会暨第五届智慧医疗健康峰会”上,针对分级诊疗,围绕“三师共管”家庭医生签约、分级诊疗下的慢病管理及医药分家、城市医联体建设热点话题,行业大咖共同探讨了如何有效促进分级诊疗体系建设。以国家今年医改的力度来看,加速基层医疗建设、平衡优质医疗资源势在必行。

45号文,确定了分级诊疗试点的六大重点任务

时间回到2015年9月8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下发了《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0号),强调分级诊疗模式应该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等四项制度,核心是以强基层为重点完善分级诊疗服务体系。

2016年5月12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对外宣布,为分级诊疗而设计的《县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基本标准》和《县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推荐标准》(部分内容附后)已经完成,文件对县医院的科室设置和应该具备的能力,以及拥有的设备,进行了详细规定,一言以蔽之,正式规定了县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基本标准和推荐标准。

2016年6月,国务院医改办等七部门日前印发《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指导意见》,要求2016年在200个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优先覆盖老年人、孕产妇、儿童、残疾人等人群,以及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等慢性疾病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等。

直到最重磅的45号文。2016年8月,《关于推进分级诊疗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卫医发〔2016〕45号)国家卫生计生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了北京市等4个直辖市、河北省石家庄市等266个地级市作为试点城市开展分级诊疗试点工作,并给出了分级诊疗试点推进过程中的六大重点任务。

六大重点任务,分别是进一步提升基层服务能力、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探索组建医疗联合体、科学实施急慢分治、加快推进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促进区域医疗资源共享以及加强部门协调,完善配套政策。至此,分级诊疗已经成为医改的首要任务,该如何推进,已经给出了具体的策略,路径和成效也更加可期。

厦门首开“三师共管”分级诊疗模式,家庭医生开始上门了

作为国家首批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厦门开创大医院专科医师、基层全科医师(家庭医师)和健康管理师“三师共管”的服务模式,引导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下沉。

简单来说,三师队伍由1名三级医院的专科医生、1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医生和1名健康管理师组成。专科医生负责诊断并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全科医生负责执行和监督患者的治疗方案并将病情不稳定和控制不良的患者转诊给专科医生;健康管理师负责日常管理和随访并对不良行为进行干预和健康教育。

“三师共管”是典型的团队式服务组合,这个团队是医务人员“人的组合”,有别于医联体式的机构间的组合,它更为贴近管理要素,签约对象的信任度更高,履行签约协议的可操作性也更强。

通过日常的互动和定期的随访,全科医生和健管师与患者建立了责任式和持续的信任关系,加之社区细致的转诊安排都使得慢病管理的效果大大提升,这种精准、连续和责任式的管理模式较好的分担了三级医院慢病复诊的压力。

厦门市卫计委分级诊疗办公室副主任张俊峰向记者透露,为了调动积极性,政府在基层的财政补助、考核和绩效激励机制中,重点考核延时服务、‘三师共管’分级诊疗和家庭医生签约等指标,给予奖励增量。

对于医疗服务人员来说,以前拿固定工资,现在如果签约多、服务好,加上双月评比的奖金,收入更可观。而对于患者来说,如果签约了家庭医生,家门口就能开药,不用老往大医院跑了。足不出户,就有健康管理师上门提供服务,量血压、测血糖这些基本项目在家就可以完成。需要转诊时可以通过家庭医生提前3天预约厦门各大医院的普通门诊和专家门诊。

厦门市自2014年以来,以慢性病(高血压病、糖尿病)为突破口,进行“三师共管”式签约服务,并带动其他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等共计192万诊疗人次“下沉”到基层,既有效分流三级医院普通门诊患者,又使基层诊治水平和能力得到锻炼、提升。虽然老百姓可以直接去三甲医院看病,但越来越多老百姓被社区医院精细化的服务吸引,自觉自愿到基层去看病。

心医国际深耕医联体建设,强化基层医疗建设

分级诊疗解决的根本性问题,通过分级诊疗的手段,使得我们的医疗资源得到有序的分布。作为国内顶尖远程医疗服务建设商、运营商、服务商,心医国际副总裁在刘鹏在演讲中分享了心医国际服务体系,通过建设发展医联体,在各级医疗机构之间建立统筹协调和分工合作机制,着力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诊疗水平、运行效率,合理分流患者。

政府开放分级诊疗试点,以及组建“医联体”的初衷,是希望通过把基层医院和三甲医院串联起来,将后者的医疗技术辐射到基层医疗机构,让优质资源下沉,从而提升基层的医疗水平。

2017年,心医国际将视线聚焦于卒中、心血管、呼吸、肿瘤、眼科、骨科、康复七大学科共建,发挥资源优势推动专科纵深发展。提供包括技术指导、科研合作、双向转诊、人员培训、学科建设、资源共享等多种服务,实现对基层的多层次帮扶,助力基层医疗机构临床科室诊疗水平提高。

据了解,目前心医国际支持建设了50余家国家级会诊中心,其医联体远程协作体系已覆盖全国31省4000多家医院,协助贵州、青海和河南搭建三省远程平台,并利用自身优势,先于市场开始医联体建设的探索之路,助力建设了90多个多种形式的医联体项目。

很显然,通过心医国际服务体系,使上端医院、下端医院、医生、患者四方联动,在解决基层群众难以享受医疗资源问题的同时,实现对基层医院的帮扶,提高基层医院整体医疗水平,促进医疗资源均衡化。

根据不同地区的需求,心医国际实际落地的帮助医院搭建了区域性医联体、专科/临床专科医联体、医教研医联体,旨在打通区域性三级甲等医院、二级医院、一级社区医疗服务中心的业务、数据、信息通道。将上下端医院有效连接起来,可实现 “小病不出社区”、“大病不出本区”,患者无须长途跋涉就可快捷享受大医院的同质化医疗服务。

另外,为有效的将患者留在基层首诊,解决传统就医挂号难、问诊时间短、辗转求医等难题,心医推出了“上级专家+基层医生+患者”的远程门诊服务,无论是疑难杂症还是慢病管理,基层医院都可以通过平台快速预约专家进行远程门诊服务,免去患者长途跋涉就医难题。

对于目前远程医疗,比较棘手的问题,刘鹏表示其实是基层医生的远程培训。心医国际已经开始利用自身平台技术优势进行多维度远程教育培训,为基层医生提供专业培训机会。此外,远程会诊的实现也将会让基层医生与一线城市顶级专家有效连接并得到专业指导,促使基层医院医疗诊治水平不断提高。


------------------------------------

CHCC2017第十八届全国医院建设大会将于5月20日——23日在武汉召开,本次大会涵盖超过60场专业论坛,聚合全行业资源,广泛覆盖医建领域全产业链,涵盖战略发展、体制转型、新兴投资、前沿设计、基建管理、运营提升、专项工程、医技空间、学科空间、跨界融合、医院专场等11大版块,邀请350位行业顶级专家带来最新深度学术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