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7 年4月8日召开的“现代妇儿医院建设与发展经典论坛”上,甘肃省儿童医学中心、妇幼保健院院长助理潘玮华以甘肃省儿童医学中心为例分享了现代儿童医学中心设计与建设核心要点。主要从医院的建设背景、医患心理效应的建筑设计细节及甘肃省妇女儿童医疗综合体三个方面进行了分享。

甘肃省妇儿医院的建设背景

西北五省地域辽阔,是“一带一路”连接欧亚大陆的战略血脉,多元文化兴盛,少数民族众多,经济欠发达,社会事业发展不均衡。310万km2的国土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30%,且五省(自治区)之间相距遥远(新疆乌鲁木齐市距离陕西省西安市达2447公里)。2016年西北五省总人口数10008.73万,占全国总人口数的7.28%;0~14岁儿童1760.74万,占全国儿童总数7.6%。《2016年全国妇幼卫生信息分析报告》显示,2015年西北五省平均孕产妇死亡率28.46/10万,新生儿死亡率为5.9‰,婴儿死亡率为9.6‰、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为12.0‰,均高于全国20.1/10万、5.4‰、8.1‰、10.7‰的平均水平。

甘肃省医疗资源需求概况

数据来源:2016年度甘肃省级妇幼卫生年报行政报表(妇产科、儿科数据)

          2015年度甘肃省、兰州市卫生计生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综合医院数据)

甘肃省儿童医学中心始建于1942年,1948年正式更名为甘肃省妇幼保健院。2012年,保健医疗综合楼竣工使用,建筑面积 59783m2,开放床位1000张;2014年12月,保健楼竣工使用,建筑面积 21375m2;2014年5月,甘肃省儿童医学中心获批,床位编制500张;2015年8月,甘肃省儿童医学中心业务楼开工建设,建筑面积35771m2;2016年7月,筹建甘肃省妇女儿童医疗综合体,建筑面积39万m2,开放床位2300张。

医患心理效应的建筑设计细节

在谈到医院的建设目标时,潘副院长表示,一个医疗建筑应该绝不仅仅局限在对躯体健康的本职的满足上,更应该去考虑社会大众精神层面的需求和满足。医院建筑的“魂”,就是所有设置的功能必须满足人民赋予你的职责和本分。潘副院长还提出了保健医疗场所、医学博物馆与人文艺术馆“三馆合一”的建设目标。

三馆合一

潘副院长认为医疗空间、流程和工艺是医疗建筑设计的要素,只有对“医护患工”功能的清晰认识,才能设计出让使用者满意的、有特色的医疗建筑。潘副院长将工艺流程咨询策划分为学科定位/功能分区、交通流线设计、医/护/患/工流程设计、紧密贴合四个方面。在空间设计方面,潘院建议结合人体工程学和美学,美化护士站工作台,设计医患双廊式,加宽患者走廊、加高室内层高、加宽加高室内门等。在设计中,潘院建议利用大建吸声板、海吉布墙面、PVC地材、桥洞力T型门、钢琴演奏等吸音降噪音乐设计以优化听觉设计;在嗅觉设计方面,可以利用通风采光设计,设立自助餐厅、咖啡厅、茶歇室,优化卫生间布局等;潘院还建议以“家”为主题选择装饰材料,采用油画、艺术品、雕塑等童趣软装优化触觉设计。

打造甘肃省妇女儿童医疗综合体

甘肃省妇幼保健院保健医疗综合楼项目荣获2014年度“甘肃省建设工程飞天金奖”、“甘肃省科技示范工程”、“上海市优秀工程勘察设计三等奖”三项大奖。

甘肃省妇儿医院占地235.19亩,建设面积390000m2,设置了床位2300张,以“大专科,小综合”为特色,集医疗、保健、预防、康复、科研、教育“六位一体”的综合功能,实现了系统化、智能化、高效化、人性化、生态化、艺术化。建设中还采用了航空港模式,利用大视野、宽渠道、多方位人才引进机制,将妇儿医院打造成现代化、人性化、数字化、花园式医院。

甘肃省妇幼保健院

甘肃省妇女儿童医疗综合体按照功能划分为1+1+X模式医疗服务、急诊急救、医学研发、国际交流及培训、健康管理、商务&公共配套服务等六个部分,其保健医疗综合楼的设计,主要体现既是一个保健医疗场所,又是一个医学博物馆,还是一个艺术馆的“三位一体”的新医疗建筑设计理念,实现医疗建筑、文化艺术、医护特色和人性关怀的有机结合。

------------------------------------

CHCC2017第十八届全国医院建设大会将于5月20日——23日武汉召开,本次大会涵盖超过60场专业论坛,聚合全行业资源,广泛覆盖医建领域全产业链,涵盖战略发展、体制转型、新兴投资、前沿设计、基建管理、运营提升、专项工程、医技空间、学科空间、跨界融合、医院专场等11大版块,邀请350位行业顶级专家带来最新深度学术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