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西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医保服务医师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正式发布,规定自今年7月1日起,对医保医师实行积分制管理,年度内累计扣满12分的,停止医保医师服务2年,违规的医疗费用不予支付。下图为具体的扣分规则和处理方法:
1. 名词解释——医保医师
医保医师是指具有执业医师(含执业助理医师)资格并经执业注册,同时通过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登记备案,在定点医疗机构依法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提供医疗服务的执业医师(含持乡村医生证的村医)。与医生执业资格不同,医保医师的开药资格要在医保范围内。
那么,这一“积分制”是否针对所有在职医生呢?
据了解,目前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已经达到了95%以上,每个医生都会接触医保患者。而且只有具有医保医师资格的方可对医保病人进行诊治,因此积分制的推行,将会影响到所有医保定点医疗机构的执业医师。
2. 医保医师“驾照记分”制不是新鲜事
实际上,医师实行积分制的做法,并非广西首创,多省已经陆续实施。
早在2014年,浙江省人社厅就制定了《浙江省医保医师协议管理实施细则》,要求医师在签订医保协议后,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将对医师实行积分累计考核管理,全年分值12分。将医保服务监管从定点医疗机构延伸到医师个人。
无独有偶,去年全国瞩目的福建医改也下发了《福建省医疗保障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做好全省统一医保医师代码管理的通知》,决定在福建全省实行医保医师代码统一管理。医保医师代码管理适用于福建省所有医保定点医疗机构的执业医师。
这样做的目的在于防治医保基金滥用。
3. “驾照记分”法是否苛刻
“通过实行积分制来规范医保医师的医疗行为,加强对医保医师的监管。一言以蔽之,就是医保开始直接‘管’医生了。”据陕西省山阳县卫计局副局长徐毓才介绍,诸如广西这一省域范围内的医保医师管理制度,将医保服务监管从定点医疗机构延伸到医师个人。“指向明确,那就是向医保基金滥用顽疾开刀。”
“但这么做的合理性有待商榷。医疗保险经办部门有没有能力管理好医生,如果发生争议又怎么解决?此外,《执业医师法》没有这方面规定,是不是又涉及到一个合理性、合法性的问题?”徐毓才表示,“相比较直接管理医生,医保通过管理医疗机构来约束医生的行为,可能更为妥帖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