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家二级甲等医院,曲周县中医院依托中医资源优势建设康复托老中心,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精神抚慰、病后康复、健康管理,就医保障等一体化养老服务。曲周县中医院院内办托老的做法,得到广泛赞誉和认可。在今年二月召开的曲周县第十六次人代会上,县政府将建设医养结合养老产业园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

曲周县现有人口47.5万,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达6.2万,占人口总数的13%,按联合国7%的标准,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医养结合工作,规划曲周县中医院新址时就将医疗、康复、养老等功能统筹考虑,于2012年投资1500万元建成了6580平方米的5层独栋康复托老中心,设有170张床位,目前入住170人,其中失能16人,半失能13人,自理141人。2015年11月,县中医院康复托老中心作为医疗机构内设立养老机构,被邯郸市民政局定为十三个“医养结合”试点之一。

坚持科学规范管理

医院成立托老服务领导小组,由主要领导任组长。为托老中心配备了4名优秀医生,6名精干护士,对外招聘了21名优秀护工,8名餐厅人员。托老中心有独立的管理团队,财务单独核算,形成了一个上下贯通的组织领导体系。

建立托老中心岗位职责,健全了交接班制度、查房制度、分级护理制度、食堂管理及物品采购制度,做到了严格按制度办事、按程序办事,形成了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作配合的工作运行机制。

托老中心为首次入住老人建立健康档案,并开展风险评估和自理能力评估,根据护理等级对老年人实行分级护理,一级护理为不能自理老人,二级护理为半自理老人,三级护理为能自理老人。

入住老年人发生疾病时,托老中心的医护可随时诊疗,有危重病或疑难病可随时调动全院专家会诊。发生的医疗费用,严格按照新农合和医保规定的门诊标准和慢病管理的要求执行,达到住院标准的立即由“养”转“病”,原来入住的床位不变,但所有医疗行为严格按照医院有关规定执行;待病情稳定或好转,再由“病”转“养”,不增加新农合、医保的负担。

提高老人幸福指数

托老中心拥有单独的餐厅,按照老年人的饮食特点和中医养生理念,科学制定每周食谱,让老人吃得舒心、放心。每个房间两人,或为配偶,或为生活习性、爱好、性格相近的人员,房间内设有中央空调、独立卫生间等生活设施。

托老中心实行亲情化、人性化管理,注重丰富娱乐文化生活,排解老年人的内心寂寞。托老中心设有书画室、棋牌室、台球室和垂钓处,并且开辟了园艺社,种植有花木、药材和蔬菜,健康状况良好的老年人可以“尽兴田园”。

医护人员为每名入住老年人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及时掌握健康状况,有问题及时治疗;定期举办健康讲座,进行中医养生保健和康复锻炼方面的指导,提高老年人的中医养生保健意识和水平;对于半自理和不能自理的老年人,托老中心安排医护人员做保健按摩和康复治疗,夜间则有护工陪住,以防意外发生。

提升医院品牌形象

医院拓展养老服务,一方面为医院涵养了病源。每位入住老人平时吃药打针从医院购买,检查在医院进行,一旦符合住院指征,就近就医,不再外转;一方面带动了医院新技术发展。为给老年人搞好健康服务,几年来医院增设了康复科、针灸科、理疗科等5个中医专业科室,新上了中西医结合治疗癌症、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脏病等专业项目,开启了微创、腰椎间盘治疗、心脏介入治疗等全新医疗技术。医技科更新了医疗设备,添置了西门子S2000高清彩超、东芝80排CT等高端设备。

针对老年病、慢性病、病后康复、疑难病治疗、保健等方面需求,医院专门派出医护人员到国家康复中心、河南开封中医院等地学习非药物疗法,非药物疗法首先在托老中心应用、推广,受到老人的一致好评。在实施医养结合新模式过程中,医院每个临床科室都开展了2-5项非药物疗法,每一个专业科室都建立了一个中医治疗室,每一个专业都有自己的百草园、百方园。医院扩大服务范围,改进医疗服务方式,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减轻患者看病负担,深化了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推进了医改政策的全面落实。

规划“医养结合”产业园

曲周县中医院院内办托老中心目前远远不能满足老年人养老需求,为全面加快养老服务业发展,更好地满足广大群众健康养老服务需要,同时也使“医养结合”工作再上档次,再登新台阶,县中医院提出总占地面积200亩的“医养结合”产业园建设规划。新区连接中医院一期托老中心,与中医院形成一体。

建设规划:建设一栋18层的托老服务综合楼,四栋相互连接的不同形式的7层养老服务楼,分别划分居家养老区、互助养老区、高档养老区、失能半失能养老区,总建筑面积约8万平方米,其中托老综合服务楼1.4万平方米,药浴调理、养生治未病区。综合养老楼拟建成集养老、健身、娱乐、商务等于一体的现代化标志性建筑,投资规模达4.5亿元。

在今后工作中,曲周县中医院将把“医养结合”托老养老服务作为区域品牌特色事业来抓,在医疗设备、人才队伍、环境美化上进一步加大投入,保证思想不松懈,脚步不停歇,劲头不削弱,真正用爱心、细心、诚心托起老年人的幸福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