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零时,北京儿童医院开出第一张印有医事服务费的就诊凭条。而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一位患者留下了他当天一张7元钱的挂号单,说,“以后这就是文物了,我也算是见证历史了。”

北京市医药分开综合改革昨天(8日)正式启动。此次医改,涉及北京所有公立医疗机构。3600多所医疗机构都将取消挂号费、诊疗费、药品加成,设立医事服务费,所有药品实行零差率销售。医事服务费以三级医院为例,普通门诊医事服务费50元,副主任医师60元,主任医师80元,知名专家100元,急诊医事服务费70元,住院医事服务费100元/床日。

昨天是医改的第一天,取代挂号费的医事服务费,患者能否接受?买药是不是真的便宜了?看病就诊又有哪些新变化?

早上8点多,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的门诊大厅里人头攒动,虽然是周六,依然有不少患者排队挂号。刚刚取完药的刘阿姨说,今天来开药挂号费虽然取消了,但是感觉要交的医事服务费贵了一些,“我挂的100块钱,我自己负担了60块钱,你要说像我退休的人挂号费让我掏60,我觉得贵点。”

李先生每隔半个月会来医院为家里老人开药,今天早上花了50元,挂了一张心内科的普通门诊。他说过去医保报销的40元,自己支付了10元。他认为,“今天我就觉得挂号贵了,原来挂两块五,现在50块,贵多了。原来两块五,老太太上社区小医院也就花5毛钱,我这一下好家伙,高了不少,这挺敏感的这挂号。你要是挂专家号还得贵呢。”

在对比了缴费清单之后,李先生发现,原来每次两千二三百块钱的药,现在的确是便宜了,“比如同一种药,感冒药原来80没准这会60,那不就等于降了、实惠了,那个贵点就贵点吧。这单子,报完了以后是花两百二十多,自己担负了200多,原价是1947,便宜了,每回都两千多呢,我记着是两千多,我回去一比我就知道了。”

另一位患者表示,几天前就开始关注医药分开改革,今天一早排队挂号,不少人都反映相比以前几块钱的挂号费,几十上百元的医事服务费还是不太适应。

针对就诊患者提出的各种疑问,挂号大厅有多位医务人员为不了解医药分开改革的患者做着解释工作。一位工作人员表示,为了保障系统切换后的正常就诊,不少工作人员都几乎熬了个通宵。

另一位工作人员表示,更改后的系统,主要是对诊疗价格与药品价格进行了调整,患者就医流程没有变化。

根据北京市卫计委今早发布的消息,截至4月7日22时,北京市共有1121家医疗机构报告完成系统切换工作,占需要切换的2605家医疗机构的43%。4月8日6时前,其余医疗机构也都全部完成系统切换,确保医疗机构上午正常门诊时执行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各项政策。对于患者关心的药品方面,4月7日24时前医疗机构临床使用的药品已经全部入库到位,4月8日将按新价格提供给患者。根据目前反馈的情况,医改第一天,各大医院基本做到了秩序井然,平稳有序。

“医药分开”最早提出,源于2009年3月1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该意见指出,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的方针,实行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

从2012年,北京友谊医院、朝阳医院等五家医院先后启动医药分开改革试点到如今的3600多家医疗机构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全面铺开,深化医改之路还将如何推进?

在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宋文质看来,“医药分开”作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从2012年开始,北京五家医院陆续进行医药分开改革先行试点,其目的也是为了改变此前“以药养医”的现状。“北京已经在医院进行过试点,目的是改完之后更加体现医务人员的劳动价值以及不增加患者的负担,医保上又有调整,更重要的是想办法分流不同层次的诊疗人次数,以往基层医院开药开不了,要跑到大医院,这样既浪费大医院的医疗资源,也浪费基层医疗机构资源,这次通过这样调整改变患者就诊布局。”

在老百姓眼中“医药分开”是解决“看病贵”的重要一步。据了解,在今年3月28日召开的全国医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在回顾2016年医改工作进展情况时,国家卫生计生委主任、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副组长李斌提到,“经过全国上下不懈努力,2016年提出的10方面50项重点改革任务全面完成”。

宋文质认为,随着医改深入,下一步各地还需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稳步推进。“上面的大原则是三医联动,福建三明的经验值得研究、推广,医疗上不要像原来那样收费太高,医保尽可能的多报,尤其是药品的中间环节应减少,这样节约资金,最后受益的是患者,政府少支出一点,医疗机构好好管理,节约成本,各个地区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慢慢地向前推进。要求按照一个模式或者一个样子来做是不现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