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概况
根据项目要求,需将医院院区第二住院楼、第三住院楼、原皮肤病研究所、PET机房等建筑用连廊相连,为经过的病人及医护人员遮阳避雨。
院区既有建筑风格各不相同,部分建筑间距较为窄小,设计方案希望通过灵动及形态自由的连廊将各栋建筑有机自然的联系在一起,增强整体感,为行人提供一个有趣轻松的通行空间。本项目建筑高度为4.650m,主体最高处为5.650m。结构类型为钢结构。
方案构思
布局概念:笔意
中国书法的点画线条具有无限的表现力,书法由于在创作过程中运笔用力大小以及速度快慢不同,产生了轻重、粗细、长短、大小等不同形态的有规律的交替变化,使书法的点画线条产生了节奏。本方案意在提取书法笔意,连廊随建筑间的空隙变换体量,抽象书法行云流水的流畅气韵与节奏动态。用自由的形态串联起院区的各栋建筑。
设计分析——结构成就建筑之美
顶面采用蜂窝矩管梁,蜂窝矩管梁格单元尺寸为1m,下部采用倒L型的箱型截面组合柱的结构形式。舍弃刻意多余的装饰,以利落的结构构件表达建筑设计意图。
1、顶面:蜂窝梁形成的特色蜂巢顶面,局部镂空,阳光洒下时形成六边形的光斑,模拟在丛林间行走的趣意体验。
施工过程图
2、立柱:枝丫状立柱截面从上往下逐渐收小,尽量减小柱脚截面,使通行空间更为宽敞开阔。两支和三支组合枝丫状立柱轻盈撑起顶面,戏剧性虚拟抽象丛林。
立柱
由于既有建筑间通道宽窄情况各不相同,连廊也有机地随环境时宽时窄,为配合连廊的形态变化、与第三住院楼既有雨棚自然的交接以及满足消防通道净高的要求,连廊局部起坡,力图保持宜人的尺度感,使行人在行走中有舒适的体验。
连廊透视图
施工过程
施工过程图
施工现场地下管线情况较为复杂,施工工程过程中对连廊形状进行了局部调整。
实景效果赏析
透视图
透视图
顶面局部图
施工过程图
设计感悟
本项目我们探讨了如何通过新建的连廊将院区独立的建筑整合起来,使医院的室外公共空间在拥有便捷的功能性以外,让使用人群在心理上感到轻松舒适有趣。希望病人及医护人员在行走过程中,看到连廊旁的绿枝,枝丫状的立柱,透过蜂窝状顶棚洒下的点点光斑,会有行走于大自然的舒缓心情,轻松的林语构想。
项目基本信息
项目地址: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第二住院楼与第三住院楼之间
建设单位: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
设计单位: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设计团队:
建筑:张远平 夏志伟 何沅 谢昕
结构:陈红艳 车雨珂
水:马艳清 蒋沂孜
电:郑宇 张亚杰
建筑面积: 745㎡(屋盖水平投影面积)
竣工时间:2017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