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晓群
医疗院建筑研究所所长
分类评审
我们投标的项目都比较大,这对团队创作的能力要求就比较高。我们的创作工作通常采用这样的组织方式:如果是比较重要的项目,而且设计师也胜任的话,我们就会组织进行多方案的评选,然后交到院部组织评审;如果是规模比较适中、时间比较紧的项目,我们会在所里进行简单评选,再酌情交给院部进行评审;而对于时间比较紧、规模比较小、数量比较多的项目,我们就自主发挥,优先保证方案创作的质量和速度。其中,北大医疗康复医院肇庆分院是我们比较骄傲的一个项目,当时的设计周期非常紧,只有20天时间,我们没有时间做效果图,但是草图的分析和表现很优秀,方案拿过去之后就被各方一致选中了。
张晓谦
医疗建筑设计一所
稳定 可靠
我们部门的特点可以用两个词形容:稳定、可靠。无论遇到多么复杂、多么困难的项目和多么苛刻的甲方,我们团队都能从容自信地应对。关于工作方法,首先也是最重要的就是集体设计。每当任务书下来的时候,我们就把年轻人汇集在一起,让大家分头创作。只要有正对题目要求的好想法,我们便会采用。
其次是自我评审,在院比之前,团队会进行自我评审,把一些重大问题和一些低级错误事先屏蔽掉。再次是使用标准模版,我们会把自认为比较好的分析图等资料统一放进标准元素里面。最后是建立云资料库,尽可能多地把规范和资料放到库里面。除此之外,协同设计也是我们一直想要达到的目标。
王蕾
医疗建筑设计二所
设计表达
近两年,我们承担的投标、概念设计和方案设计达30项之多,所涉到的项目类型也是各种各样。工作室认为,设计表达是设计师应当具备的一个基本技能。因为设计方案需要通过表述和表达才能获得业主的认可。对于设计师来讲,如果对一个设计没有想法,就说明这个设计师无能;而如果说有了想法,却不能清晰地把它们表达出来,则是这个设计师的悲哀。对于任何一个医疗建筑来讲,都要求功能合理、流线清晰,那么如何通过不同的方式把这些共性表示出来?如何通过不同的视角用方案给归纳出来?这是需要不断提升的一项技能。所以我们在这方面对设计师进行了大量培训,也组织了一些竞赛,都是为了提高设计师的表达能力。
陈兴
医疗院IG工作室
精品 创新 市场
我们的投标数量不多,但是对方案质量的把控非常严格。2016年10月份,我们在8天之内完成了2个投标,都是10万多平方米以上的大项目,同时要做多份施工图,最后竟全都中标。这是因为我们非常注重与甲方的前期交流,既提高了中标率,也节省了大家的精力。这样的情况确定了整个团队的工作特点:一是精品意识,始终持有依靠设计方案扩大客户口碑的理念;二是创新意识,虽然在医疗建筑领域,在把握合理功能同时进行创新是比较困难的,但是我们非常鼓励年轻人把方案做出特色;三是创造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