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氧气瓶的安装及使用现状

现有车载氧气瓶的安装方式

现有车载氧气瓶的安装方式如图 1 所示。目前,除极少数高端配置救护车在改装的时候即配装制氧系统外,绝大多数的救护车依然备有车载氧气瓶。考虑到自动上车担架一般是由头先脚后的顺序上车,所以在医疗舱靠近中隔墙处大多固定有专门定制的带有固定支架的氧气瓶柜,柜内一般放置 2 瓶规格为8~10 L、贮氧量为 1120~1 400 L 的氧气瓶,柜体一般长 0.35 m、宽 0.2 m、高 0.85 m,体积大约为 0.06 m³。

图 1 现有救护车平面简图

车载氧气瓶的使用现状

在转运过程中,救护车承载着全部的院前急救任务,氧气的使用率在急救设备中的应用是相对比较高的,遇有患者需要吸氧时,医护人员打开流量表,根据病情调节好流量,将氧气管或面罩固定于患者口鼻即可,一般 8 L 的氧气瓶可以用 7.5~9 h(以使用流量为 2 L/min,工作压力为 10~13 MPa 计算),为便于再次充装时进行内部清洁及避免杂质混入瓶中,在压力表剩余 1 MPa 时,应及时更换。

车载氧气瓶的优化安装设计原理与功能实现

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硬件设施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国家也相应加大了对应急体系的投入和建设力度,医疗机构购买和拥有的救护车质量也有了质的飞跃,无论从底盘性能、使用功能,还是后部医疗舱的空间、舒适度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国内各改装厂也纷纷引进国外先进的急救理念和改装技术,推出了多款不同功能、用途、档次的救护车。

对于车载氧气瓶来说,先前的每次更换都需要将氧气瓶抬至车上,再移至邻近驾驶舱的中隔墙处,也就是要移动一个医疗舱纵深的距离,一只 8 L氧气瓶的质量约为 12 kg、10 L 的约为 14 kg,对于大多数女医务工作者来说,还是比较沉重的。为避免更换时倾倒、坠落而导致的人员受伤甚至是爆炸事故的发生,有必要对其重新进行优化设计。由于氧气自身具有助燃性的特点,安全应为考虑的首要目标,其次才是及时、便捷、迅速、有效。

优化设计原理及安装方法

1、优化设计原理

有关清理患者呼吸道和负压吸引的设备应安装在患者担架床头附近的位置,也就是邻近中隔墙处。考虑到救护车医疗舱的空间有限,可将车载氧气瓶柜移至医疗舱的尾部靠近后门的舱壁处、自动上车担架的对侧。原有的位置可加装心电监护平台、呼吸机等参与抢救生命的重型医疗设备,以提高急救成功的几率。移至医疗舱尾部的氧气柜便于更换和充装,经过优化设计后的旋转式氧气柜,位于医疗舱的左后部或右后部,如图 2 所示,工作人员只需站立在车后门处,旋转氧气瓶柜即可轻松完成换装。

图 2 旋转式车载氧气瓶柜

2、优化设计原理的人机工效学及物理学分析

设备的安全性关系到使用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所以它是最基本的要求,也是设计中考虑其他因素的基础。现有的氧气瓶柜安装方式在换装的过程中存在诸多安全隐患,尤其是将氧气瓶从车尾移动至中隔墙处的过程中容易发生倾倒、坠落等一系列不安全隐患,解决的最好办法便是通过优化设计,避免此危险操作步骤的发生,最终达成安全目标。现行的安装方式和优化后的安装方式的优势分析比较,见表 1。

表1  2 种安装方式的比较

综合分析表 1,可知无论是从人机工效学还是物理学的角度分析,均支持优化后的安装方式:在安全的前提下,满足了侧重提高工作效率的人机功效学要解决的首要目标;关注了人的安全、健康、效率;充分注重了人的满意度。

3、安装方法

旋转式氧气瓶柜以可开关的合页固定于救护车尾部的垂直上车扶手的下部,并用安全卡扣与车厢内壁固定;柜内可根据选配的不同容量氧气瓶的外周弧度,加装 1~2 个可开合的防脱架,并以卡扣固定于柜体,如图 3 所示。考虑到便于及时观察氧气压力, 氧气瓶柜不加顶盖,为安全起见,在氧气压力表上直接安装带有手提把手的压力表保护套。

图 3 外展的旋转式车载氧气瓶柜

功能实现及应用效果

在氧气瓶压力表显示剩余 1 MPa 时,应及时更换,流程如下:

(1)工作人员站立于救护车尾部,打开车后门;

(2)解锁氧气瓶柜安全卡扣;

(3)向外侧旋转氧气瓶柜;

(4)解锁防脱架安全卡扣;

(5)右手握住压力表保护套把手,左手向外侧旋转防脱架;

(6)双手取下空氧气瓶;

(7)更换新氧气瓶入柜;

(8)向内旋转防脱架;

(9)锁住防脱架安全卡扣;

(10)向内旋转氧气瓶柜;

(11)锁住氧气瓶柜安全卡扣。

严格按照上述 11 个步骤完成操作,可确保车载氧气瓶的安全换装,实现旋转式氧气瓶柜的全部设计功能,省时省力,方便快捷,大大提高了换装效率和救护车的运转频率,为提高院前急救的整体水平和有效出诊率争取了宝贵时间。

2013 年 2 月 1 日起正式颁布实施的《北京市救护车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今后将对救护车配置实行总量控制制度。院前急救用车配置,将综合考虑北京地区人口状况和医疗救护服务需求等因素,依据最短急救半径、最快反应时间的原则,按照每 3 万人口配置 1 辆院前急救车(此前的标准:每 5 万人口配置1 辆院前急救车)的标准执行(参见《北京市救护车管理办法》);此外,新办法还要求民营医院将和公立医院一样,按照床位标准配置救护车;强调救护车须严格报废制度,对于行驶里程达 500 000 km 或使用年限达 8 a 的救护车必须报废。

由于救护车辆需要周转、维修等,实际需要配备的救护车数量往往要多于规划标准。因此,在今后若干年内,救护车的绝对数量会迅速攀升,对救护车的改装要求也将随之不断提高,安全便捷的旋转式氧气瓶柜,置于救护车尾部,优化了医疗舱内医疗资源的整体空间布局,不但为重型急救设备的安装腾出了必要的空间,也从硬件方面提高了急救成功率,避免了先前更换氧气瓶的种种安全隐患,减轻了医务工作者的劳动强度,旋转式氧气瓶柜有可能成为未来救护车的主流改装趋势。

来源:医疗卫生装备、网络

作者:曹阳,海军总医院医学工程科副主任技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