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由筑医台、《医养环境设计》杂志、中国国际地面材料及铺装技术展览会组委会联合主办的“第五届中国医院功能流程优化与空间设计创新高峰论坛”在上海新国际展览中心隆重举行。
会上,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金山医院副院长左中先生以“绿色先行 以人为本”为主题,通过重医一院金山医院环境构建这一案例,从生态化、高效化、智能化及人性化四个层面与在座嘉宾分享了其对医院环境构建的看法。
医院介绍及设计理念
经过60年的建设和发展,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现已成为重庆市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技术实力最强的重点综合性教学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金山医院是由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独资打造的直属分院,位于两江新区,是重庆市两江新区唯一一家融医疗、康复、预防、保健、涉外为一体的大型公立三甲医院,同时也是重庆市台商台胞定点医院及重庆市涉外医疗定点医院。于2004年着手布局,并于2006年正式启动建设。
金山医院俯瞰图
结合区域优势、医疗定位及服务定位,金山医院从生态化、高效化、智能化及人性化四个理念出发,致力将金山医院打造成一家兼具整体性、现代化、生态型的新型医院。
医院设计理念及定位
外环境的构建
优美的医疗环境能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就医氛围,使患者产生并保持愉悦的心境,对患者的康复具有促进作用。
金山医院以“一个医院一个公园,一个医院一个家”为愿景,在环境构建上与大自然紧密结合,依山而建以水为伴,绿化率达70%,在原生态环境中融入中国传统山水园林式元素,打造出了一个蕴含了浓厚的中国传统建筑特色的医院——一山一水一喷泉,一桥一亭一步道。
金山医院结合区域、定位的优势,在构建生态化环境的同时,还从功能布局及信息技术平台等方面发力,以高效化、智能化、人性化为维度,强化金山医院的国际化定位和综合实力。
医院依山伴水外景剪影
合理布局医院功能区域
金山医院总体上以单体建筑为主,倡导功能整体化,在前期时便以前瞻性的思维对整体功能进行了科学、合理的规划。
(一)空间布局
金山医院贯彻了生态化、人性化的理念,采用“高空间、全采光”的设计思路,将阳光、绿化、空气等自然元素引入建筑内,使整个医疗区建筑成为能“自由呼吸的建筑”,改变了以往医疗空间单调、封闭的缺陷,避免因层高、采光等问题给患者及家属造成医院拥挤、阴暗冰冷的不适感。金山医院的挑高有15米,中庭模式采光效果更好,能帮助患者放松心情,有更接近自然的感觉。
(二)流程布局
金山医院普通部一楼与负一楼基本涵盖了各科目的检查科室,如放射科、验血科、检验科、产科、妇科、外科、抢救室、手术室等,医技科室也主要集中在一楼与负一楼之间,通过这样的布局大大缩短患者就诊就检时间。同时还设有阳光活动室,全力为患者及家属提供一站式服务的理念。
医院普通部一站式服务流程展示
(三)功能布局
医院各个单体建筑都蕴含着中国建筑元素。普通部门诊室共有213个,在“小综合、大专科”设计理念的基础上整体呈现成“王”字布局。诊区独立,面积在60-80平方米之间,均设有候诊区及卫生间,同时还能直接看到室外绿化,有利于平复患者焦虑的心情。同时,这样的门诊设立还有利于患者在一个区域内实现多病种同步就诊,无需在不同的楼层穿梭,大大节省了时间。通过功能分化,也避免了门诊室拥挤不堪的情况。另外,金山医院为有效确保医护人员的休息和安全,病房实现了医护工作、生活分区,每个病区均设有抢救室,抢救室与医生办公室之间设计了透明窗口,便于医生实时查看患者病情。
医院“小综合 大专科”模式平面展示图-普通部门诊
(四)色彩搭配
金山医院跳脱于医院常规的白色基调,邀请了四川美术学院院长对每个区域进行了色彩上的创新,赋予了不同功能区一定的文化元素。医院利用色彩所具有的物理、心理和生理的性质,为医院环境提供舒适、美观、高效、安全、方便的配色设计,造就一个整体美观、和谐统一、舒适安全的医院环境,通过减少患者长时间面对白色形成条件反射的恐惧与忧虑,增加心里抚慰,真正体现金山医院是一个以人为本的国际化大医院。
医院色彩应用展示-电梯
(五)配套服务
打造亲切、舒适、愉悦和温馨的空间范围,除了常规的咨询、挂号、配药和患者服务区,金山医院还增设了配套服务等功能区域,设置了休息座、咖啡吧、小卖店等,营造了一个环境宜人、舒展大气的新型医院空间。
内部环境
相较外部环境生态化的理念,金山医院在内部环境构建上则更为注重人文关怀。医院“以病人为中心、以员工为主体”,每个病区均设有阳光玻璃房,为患者及医务人员提供一个温馨、自然、和谐、舒适的医院环境,让患者有在家的感觉,有高格调的享受。在配套设施方面更是强调以人为本,开设家庭式病房和无障碍病房,便于更好地满足于患者及家属需求。同时,医院注重开放性与私密性的结合,设立独立的采血空间、门诊诊室,并在多人病房中挂上隔帘,保证患者隐私。
为了给医务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医院还专门规划了手术室休息区,极大的方便和调节医务人员的工作和学习节奏,便于为病人提供优质有效的服务。
医院阳光玻璃房
打造三大平台
金山医院旨在通过信息化平台打造成国际性智慧医院,目前搭建的平台包括自动机、手机APP、微信及网站,患者可通过这些平台实现在线预约。医院还在病房内设置三合一的呼叫系统、远程会诊台车等信息化平台。
同时,医院还打造了临床支持中心和转运平台。临床支持中心是由30名临床支持人员组成的“蚂蚁之家”,主要服务于医护人员和患者;而转运平台包含了患者转运、定时定点及特许交通车,2016年病员转运车共转运1300车次,转运患者达到10000余人次。
医院信息化平台
临床支持中心
转运平台
注重人文关怀
金山医院从5H(HOME、HOSPITAL、HUMANITY、HOTEL、HEART)理念出发,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双管齐下,不断提升就医环境及医疗技术。
金山医院倡导5H理念
案例分享
(一)内镜中心
金山医院的内镜中心总面积约1500平方米,采用集约式管理,涵盖了胃镜、肠镜、宫腔镜、膀胱镜、喉镜、纤支镜、复苏室及洗涤中心,真正实现了一体化的内镜检查,这既满足流程需求,同时也兼顾了时效性。内镜中心设有独立通道,用于特殊情况。目前医院正筹划成立一个培训中心,主要针对内镜相关检查及一体化服务进行培训,为更多患者提供更多优质的服务。
医院内镜中心科室分布平面图
(二)ICU
ICU作为医院保障的重要平台之一,对于医院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医院通过有效整合不同功能层面的ICU,发挥最强救治效率,促进医院实现快速发展。从整体规划上来说,ICU是金山医院的最大支撑,每个科室均设有抢救室。医院在对ICU规划时,主要强调以下几点:1、便于患者与家属沟通,规划设计外循环参观道;2、便于医护人员无障碍沟通,规划设计开放式的沟通渠道;3、规划设计富氧ICU,用于特殊公共事件。
医院ICU平面图及场景展示
(三)手术室
金山医院通过医护通道、病员通道、洁净通道及污物通道四个方面对手术室的洁污分流进行科学规划,同时明确划分生活、办公及手术区域,将医护人员的效率发挥至最大化。门诊手术室和感染手术室是不对外开放的。医院还规划了杂交手术室,面积为90平方米,包括放射、影像、移动CT、移动MRI等,主要应用于患者多发症状或多脏器损害的情况。目前,国内最大的杂交手术室面积为80平方米,金山医院结合时代的发展预留更多空间。
医院手术室分布平面图及场景展示
会后问答:
左中,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金山医院副院长
周恒瑾,北京协和医院基建处处长
杨星林,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
周恒瑾:将喉镜、胃镜、肠镜、宫腔镜等放到内镜中心,是否会出现感染问题?喉镜是呼吸道感染问题,跟胃镜、肠镜这样的消化道问题,它们之间在医院是如何进行隔离的?
左中:关于感染问题,医院在做整体规划时便已考虑到了,并从软、硬件方面进行了综合考量,也与领导、专家进行了多次沟通确认。内镜中心在不同科室间均设有独立通道,这既避免了感染风险,也起到分流的作用。金山医院将患者的健康及利益放在首位,ICU靠近内镜中心,便于特殊事件发生时就近处理。另外,因为ICU需进行层流疏导,这也是金山医院在对整个层流相关设备设计时整合在一起的原因,这是为了最大化的利用空间。
周恒瑾:实际上,我们之前也有考虑过将胃镜、喉镜等放到一个中心,但从科室管理、患者健康、感染风险等原因,最终并没有整合到一起。这不管对于哪个医院来说,都是一个很严肃、很重要的问题。
左中:金山医院在规划科室时便已设置了物理隔断,在平台清洗方面要求一体化,并要求平台护理人员进行合理流动。我们在强大的理念支撑下,将不断优化这一方面的流程和技术。
杨星林:内镜中心对于病人流线、设备清洗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我们医院也存在这样的情况,因为科室之间的医疗机器不一样,大家也在积极解决这一方面的问题。从刚才所演示的内容来看,金山医院从建筑外观、科室布置等方面来说,都非常符合现代化医院的特点。我想了解以下两个问题:1、金山医院的急诊科在什么位置;2、在晚上,大部分的门诊科室均是关闭的,这时候急诊科的流线是否与其他门诊科室完全隔离?这对于建筑、患者及消防来说,都非常重要。
左中:金山医院的急诊科靠近金渝大道,金渝大道是重庆市三纵两横的通道之一。急诊科包括了药房、出院处及检验科等。关于消防部分,因急诊科是一个相对独立的部分,配套及相关防护措施的流程设置都已充分考虑到。另外,医护人员的生活区也相对独立,患者从前台的抢救室、检验科,再到放射科、住院部等各个流程,金山医院都能确保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