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23日,由筑医台、《医养环境设计》杂志、中国国际地面材料及铺装技术展览会组委会联合主办的“第五届中国医院功能流程优化与空间设计创新高峰论坛”,在上海隆重召开。

瑞士Lemanarc建筑及城市规划设计事务所创始人,首席设计师——张万桑以“动线与动线的空间”为主题,为与会代表分析了自己对医院动线的见解。

张先生认为,医院是由医生、护士、护工、仪器操作者、科研人员、还有患者本人以及患者的亲友构成的一个多角色的“场”,所以在医院里做交通动线设计,就远远不是那么简单了,需要很多的角色,物理的以及智慧的流动,才能够达到这样一种切题的沟通。

医院是一个综合性的能量交换网络。患者与医者在这里相见,患者在这里得到治疗,得到关爱。

治疗行为的参与者是多重的,包括医生、护士、护工、仪器操作者、科研人员、还有患者本人以及患者的亲友,多角色在这里既需要各司其职又需要紧密沟通,有关疾病、治疗和健康的智慧在这里碰撞和传递。医院动线不仅包括物理上的流动,也包括智慧上的流动。

医院的系统像人体系统一样,骨骼系统,功能结构、空间结构。感知能力、传导能力,类似于人体的神经系统。患者与医者的交互,那么多的患者和有限的医疗资源相会,特别像我们血液系统与呼吸系统的交互。消化系统我把它比作物流。院里面还需要院感、安保,非常像我们的免疫系统。

张老师将动线做了两种区分。一类分为“可视动线”,Visible  Flows,可视动线是这样理解的,作为角色流的动线,我们日常说的患者流、工作流,包括物品流的动线,主要是洁、污、餐、检、药、气,我们日常需要控制的一些,能够看得到的东西。另外还有一类叫做“非见动线”,“非见动线”可能是一些关于信息流动线,包括医疗流程的步骤所形成的线,包括资金流动的线,因为资金流动的线在医院里面和医疗流程设置的步骤,就是我们医疗账单结合一个段落一个段落的步骤来实现账单化,每一块实现盈利或者实现服务的账单有标准操作段落的,这些线我们在建筑空间、物理空间根本感觉不到。

“动线”可能会有哪些结构呢?在今天这个时代我们理解这个结构往往是网络化的,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判断,包括医者、患者、管理者的判断,事实上我们都难以逃脱网络化的结构。树状的结构,从资源供给和分配的角度来讲,确实和这个世界的大自然给我们提供的,是最有效的方式。结构上面来讲,张老师认为在“动线”的思考上面可以多考虑网络结构、多考虑树状结构。

张老师在实践探索中总结出另外一种,类似于城市设计中的网络城市,是完全以网络的方式来理解一个城市。实际上我们也完全可以以网络的方式来理解一个医疗体。树状的刚刚也讲了,从能源交换供给的角度带来的好处。这两个可能是我们未来在医疗设计实践中更加多的考虑到的一些“动线”的结构形式。

在网络城市的思想指导下有一个能有效的对流量进行衡量和控制的的一个方法。比如说从A点到B点,我们在某一个时间点,我们侦测它的流量,C点也到B点,D点也到B点,这样几个不同的线(图1)。我们可以看到这些流量组合起来的时候会有胖瘦,流量的相加,这是一个简单的办法可以让我们甄别出流量的等级,流量的1、2、3,分别意味着在设计中可以政策到的一些可衡量的流量的级别。南京鼓楼医院在设计之初就采用这样的方式,在构造这样的一些流量线,我们在设计过程当中,通过这个流量线来控制这个流量,以使得这个流量尽量的不要有瓶颈。

图一

在距离的衡量方面,张老师认为在今天这个世界上面衡量距离已经不是简单的以米数或者脚步数来衡量了,往往以到达的时间,从A点到B点的时间来衡量。距离应当得到有目的的衡量的,不应该只是一个简单的米数或者不是以米来丈量的。

在动线基本的结构启发下,张老师在设计在做医院设计当中会尽量倾向于能够可以环通的,并且可以有双向性的环通的这样一种模式来进行设计。环形距离小于直线距离,左侧是A点到B点的距离,假设是4,这个4正好围成一个正方形的圈(图二)。我们看右边A点到B点的距离最多是2。采用线性的距离,如果用单线性来设计和一个能够围合的、环绕起来走的这样两种类型相比,在医院里面它到达的距离,线性的要远远长于环境的。在欧洲,医院建筑也是大量采用环形,尤其当我们不得不设计越来越大医院的时候,单线性距离是无法控制的。

图二

去年完工的全球最大的一个多种传染病中心,就是采用环形的设计。该中心设置床位1200张床位,并且建在山地地势复杂,最终也不得不选择了环形的方式。

最上面的那个是呼吸道传染、结核病区;左侧最左边在将来随着大型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可以进行扩建;中间那部分左侧是综合医院,右边是多种传染病的集合的集群。

此中心的动线十分复杂,除了洁区、污区,还要专门甄别它的污染区、传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