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全国两会,医改都备受关注。2017年,国家卫生计生委李斌主任答记者问进一步明确了全国医改的目标任务,以及以县级医院为突破口的进军方略。对于县级医院院长来说,这无疑是一场题目宏大、内容深广、条件严苛、知识全面的大考!怎样才能交出一份令党和人民满意的答卷?每一位县级公立医院院长都必须认真思考并谨慎作答。

(一)新课题必须答好

实行药品零加价后重新调整医疗护理价格,必须尽快执行到位,不管其中困难多大;落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开展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探索建立适应我国医疗行业特点的公立医院薪酬制度,必须抓紧探索实施;建立医院之间的双向转诊制度,必须尽快寻求突破;实行医生多点执业,必须研究相关的实行及应对措施;实施互联网﹢工程,建设智能医院,要努力找出新的着力点,探索新的工作内容。

我们必须切记,国家出台的任何改革政策,都只能由我们基层开始试验、推广并最终在全国实施。作为基层医院的院长,我们不能等待别人试验完全成功了自己再照猫画虎地拿来使用。因为如果那样,可能成功的经验尚未等到,你的医院就已经走进了死胡同。

(二)老题目不能漏答

深化医院的精细化管理,应该摆在首位。如果说,在以药养医的时代,县级医院靠着药品的差价,管理得差一点还可以活下去,那么,在已经实现药品零加价后,如果在管理上不能上一个大的台阶,医院恐怕将失去生存的能力,而成为县级财政的沉重负担。

提高工作效率,公立医院无法回避。虽然改革已经数十年,仍有一些县级公立医院躺在国家身上,放不下公立医院的架子,舍不得自身的骄娇二气,改不掉因袭多年的诸多积弊。这里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效率。效率提高不了,直接影响医院生存。服务质量问题,是县级公立医院必须补齐的短板。

近些年来,随着患者纷纷向三级医院集中,大医院的服务态度问题因患者过多而凸显,让一些县级医院在这方面的问题被淡化。而实际上,这一问题仍然切实存在,解决不好仍会严重影响医院生存,必须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和使用,是老问题遇到了新麻烦。

说它是老问题,那是因为在医院发展这个大题目下,人才问题谁也无法避开;说它是遇到了新麻烦,则是因为正在迅速崛起的私立医院,还有医生的多点执业,对公立医院的人才从培养到管理再到使用,都提出了许多无法回避的难题。

(三)自选题目要力争出新

实行改革以来,许多县级公立医院都在必改项目之外,选择了一些自己认为应该改、而且有能力改的题目,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落实今年两会精神,深入推进医改,这些题目不但不能停,而且要力争取得成绩,为必改项目增添助力。

以我们医院为例,近年一直关注JCI国际认证,已派出由医院重要领导干部带队的考察组,先后多次赴相关医院进行考察,在医院内部组织干部职工进行相关的学习和培训,近期还开展了首期 JCI知识竞赛。用以患者安全为中心的JCI国际化管理标准,促进医疗安全与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打造流程合理、制度完善、安全至上的医院管理模式。

我们医院于2014年建设了大数据平台,为医院“十三五”规划的制定、日常工作的安排乃至全铁力市的医疗卫生工作,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对此,《黑龙江日报》去年曾做过专题报道。

目前,信息中心的技术人员正努力工作,对平台数据进行深入挖掘,使其更好地服务于主要科室的医疗工作。在后勤工作方面,我们进行过成功的探索,将部分工作推向了社会。在迁入新址后,我们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争取在原有的基础上,将整个后勤工作全部推向社会,从而进一步提高医院工作的后勤保障水平。

(四)随机题目要谨慎应对

改革不同于学生考试,不是事先出好所有题目,叫我们坐在屋子里平心静气地解答。改革是一场社会革命,牵涉到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牵涉到千千万万人的切身利益,随时会冒出一些始料未及的问题,需要我们尽快做出判断,并尽快给出大体上准确的答案。对于这些题目,我们必须认真对待,深入研究,绝不能掉以轻心,更不能消极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