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加快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医疗卫生资源布局
加快推进新建医疗机构建设,完成医大总医院滨海医院一期工程,加快推进滨海新区肿瘤医院、滨海新区中医医院工程建设进度,确保至年底完成地下基础施工;开工建设医大总医院滨海医院配套公寓工程、大港医院二期工程、第五中心医院门急诊楼工程。
加快医疗卫生机构改造提升进度
以老城区提升改造为契机,完成大港社区医院、塘沽妇产医院、响螺湾医院等医院的装修改造工程。完成汉沽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解放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海通园社区站、福津园社区站等10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改造提升工程。将推动医科大学总医院滨海医院、大港医院、港口医院创建三级综合医院;推进医学重点学科建设,努力打造1—2个市级重点学科。
探索新型医疗服务模式
城乡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保持在80%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达到70%,社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管理率分别达到40%、35%,慢性病患者规范管理率达到70%,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达到30%;争创1—2个全国优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适龄人群大肠癌筛查和儿童窝沟封闭预防龋齿工作任务。
探索“互联网+医疗健康”新模式
利用互联网平台,开展远程医疗服务,将二三级医院的专科医生、基层医疗机构的家庭医生和居民连接,搭建区域分级诊疗平台,完善智慧型医疗体系。以家庭医生签约及分级诊疗工作为重点,为签约居民提供健康教育、疾病预防、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家庭护理、健康管理等服务。
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落实惠民项目
今年新区还将加强1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国医堂服务能力建设,向基层医疗机构新推广2项中医药适宜技术;落实妇女儿童健康促进计划,为全区20万人次提供20项惠民项目;在三级综合医院设置精神科门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专职人员,完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日常筛查机制,管理率达到8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