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2015年的12年间,陕西省医院床位数从10万张增长到22万张,住院患者从150万人骤增至500万人,医院建设需求雪崩式压来。但另一方面,无陪护治疗、不适应现代人性需求的建设规划和疗愈环境又让患者苦不堪言。”1月8日,陕西省卫生计生委原副主任黄立勋在“现代医院建设与发展西北高峰论坛”会前座谈会上开场发言,便引起了与会各方的高度关注。
黄主任进一步指出,从2003年非典以后, 以陕西省为例的西北地区医院建设大都集中在单纯的规模扩张,新建医院、床位数、住院患者等数字呈几何级增长。然而,数字背后对未来需求预判的缺乏,却是摆在西北地区医院建设者面前共同的首要问题:为什么建?怎么建好?如何将前期规划设计与后续运营管理一体化结合?如何建立以运营为导向的医院建设全流程,从而满足未来医院发展的复合型需求?
“我们并不缺少有情怀的设计师和好的医院,而是缺少一个公开交流的平台。”来自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基建规划办公室主任任宁在座谈会上由衷感慨,西北地区拥有巨大的后发优势,如何改变地区消息闭塞、资源流动性差的现状,是西北地区医院建设发展的关键。
现代医院建设与发展西北高峰论坛发起者、主办方之一的筑医台CEO李宝山表示:思想观念和意识的转变是一个持续发酵、不断叠加的过程,仅靠一场会议难以完全唤醒。因此,西北峰会在策划设计之初,就摒弃“我办你听”的传统组会思路,不分主次、各拿优势,人人都是参与受益者,人人也都是组织责任者——从而不仅保证了会期的互联互通,更加重视会后的延伸实效:在内容设置上,不仅有宏观理论和体系方法,尤其单设实战案例版块,对老医院改造进行实战解剖,对新医院建设进行分析共享。从会议形式上,采用“专家论坛+深度研讨+ 闭门沙龙+参观考察”等多种组织形式,实现智慧叠加。更重要的是,峰会将借助筑医台平台,将会议期间的问题和需求反馈至线上,建立起行业标准化智库,力争做到交流有互动、服务有支持、落地有项目,从而为行业各方伙伴持续性提供不同需求的定制化解决方案。
造血式持续发展,迭变式代际创赢,成为西北峰会的初心愿景
据悉,作为高端智慧交互大会,西北峰会拟定了第一个五年计划:首届峰会拟定于2017年9月下旬在西安举行,邀请全球50位嘉宾和300位行业精英同台论道;以后每年保持在50~60位嘉宾和500位参会代表的稳步增长,预计未来四年内将发展成为西北地区医院建设领域的第一品牌盛会,进而对全国现代医院建设形成“双引擎驱动”的南北之效。
参加当天座谈会的还有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副院长周胜、北京亚太医院管理咨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玉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教授赵宇、环境研究中心副主任石媛、中联西北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倪欣、华信医疗所所长廖茂志、西安四腾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蔡岐科、健康报社运营中心主任金永红等数十位业界各方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