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城市建筑》2015年第7期
作者:苏元颖 覃莺
项目信息项目名称:南昌市洪都中医院新院
业 主:南昌市洪都中医院
建设地点:南昌市红谷滩区
设计单位:CCDI悉地国际
用地面积:1.58 hm 2
建筑面积:3.42万 m 2
床 位 数:200
手术室数量:5
结构形式:框架剪力墙
建筑层数:9(地下1层,地上8层)
手术室数量:5
设计总负责:苏元颖
建筑专业:周友谊,刘艳明
结构专业:岳辉建,卫书麟
设备专业:阮国英,邵继炜,武君,蒋雪
施工单位:中阳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设计时间:2009年
建成时间:2014年
图纸版权:CCDI悉地国际
摄 影:南昌市洪都中医院
南昌市洪都中医院新院
项目用地包括南、北两个地块,分两期建设。位于南侧地块的一期工程包括门急诊行政综合楼、医技住院综合楼及地下停车库,2014年已投入使用。
图1 总平面
规划设计理念上,重视建筑本身所具有的疗愈功能和人文科学内涵,重视以优良的环境和设施提高医疗服务水准 ; 立足中医院特点,回归自然与生命,在从系统论视角重新探究医院建筑的规划设计的同时,尝试性地研究中国传统民居、园林及其他传统文化符号,通过对庭院的基本性质和功能的研究,结合对现代化中医院功能模式的分析,得到设计灵感与启示,以“前庭后园”的形态构思展开设计,展现对医院建筑的使用者的生命关爱,使医院建筑体现出生命的灵动。
图2 入口大厅
图3 一层平面
图4 二层平面
建筑空间设计上,强调功能体系模块的有机聚合与各种功能流线的优化,以实现患者就医的安全便利和医护人员工作的舒适高效。门急诊、医技、住院、管理、办公等功能单元通过大型架空平台层“聚合”在一起。门急诊行政综合楼各功能层面呈模块化布置。门诊主入口设计了3层高的挑空大堂,结合现代化的医疗街使空间组织更加明晰。各功能单元之间形成庭院空间,将各功能单元面向庭院布局,使患者及医护人员在诊疗的同时能与阳光、绿植亲密接触。四层局部设置了屋顶花园,可作为办公用房使用范围的空间延伸,让医生在工作的同时可以尽情享受阳光和绿化。医技住院综合楼共8层,一至三层为医技部分,四层及以上为标准病房,形成两个塔楼,围合共享景观内庭。
图5 护士站
图6 住院部走廊
图7 病房
图8 医师办公室
图9 会议室
图10 三层平面
图11 四层平面
建筑立面设计运用中国古典建筑特有的元素和材料,展现具有浓厚古典韵味的新中式建筑形象。设计从研究建筑体量与道路尺度的关系出发,进行具有自身特色的创造,以自然、中性、朴素的材料和色彩,古色古香的形式风格,配以抽象的花格窗和中国特色的歇山屋面等精巧的细部构件组合,体现特有的新中式人文意蕴。
景观设计着重体现“前庭后园”的古代园林设计理念,结合中医院特点,将中庭、庭院、院廊、院落等传统文化符号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合理运用平和的建筑价值观,回归实用、经济、美观的基本原理。主入口广场(前庭)的绿化景观轴线与综合楼主轴线重合,通过工整的景观铺装设计体现出严谨庄重的主入口形象。门诊单元之间的庭院内种植中草药或松竹梅兰,与中医主题相得益彰。康复养生园区的花园(后园)是整个院区最大的集中绿化空间,各种生态要素通过集中而产生聚集效应,实现生态效益的最大化。园林设计贯彻“选择性透过界面”的设计思想,北向封闭、南向开敞,屏蔽北向噪声污染和冬季寒风,含纳中心园林的“光”和“气”。古色古香的建筑外墙与建筑形态共同组成了满足遮阳、采光、自然通风、隔热节能等综合功效的有机界面。花园强调绿化的自然组合变化,以小乔木为主,结合亭台楼阁和水面,创造围合内敛、静谧自然的后花园,成为康复养生区的“绿核”,为患者康复提供完美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