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设计师应该关注与建筑相关的一些人,包括投资者、使用者和管理者。建筑设计师可以通过这些人来学习或者理解医院建筑。

关于投资者,其中有一部分是公益投资者,这部分是我国比较欠缺的,而且我国针对公立医院的研究也较少。比如现在经常探讨的预约制医疗,其实与国外相比还是有区别的,因为国外医院的基础层级比较发达,所以患者经过社区医院或者私人诊所初步预查之后进行预约是比较准确的,但是我国现行的预约可能处于一种盲目的状态,患者并不知道自己是哪种病,往往会造成预约量增大。所以与国外的医疗体系相比,我国的预约制可能还需要一个比较长的发展阶段。

另外还有一部分是私人投资者,现在私人医院发展很快,它们的规模不等,方向不同。但很多私人医院不能够按照相关规范来做,无法与现在的医疗体系相吻合,所以应该针对它们出台一种管理办法或者一个导则,在医院的层级划分上,进行一定的引导。

关于使用者,中国特别强调以患者为中心,目前医院对患者的关注其实已经做得很好了,尤其最近几年随着建设标准的提高、新型医院的建设,使得医院达到了一个很高的建设标准。医院最主要的使用者其实并不是患者,而是医护人员,因为他们待在医院的时间最长。然而在医院的设计中,对医护人员的考虑却很不周详,比如休息空间条件较差,安全考虑缺失等,所以在医院建设中应该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关注。

另外,在国外,人们遇到治不了的病,就会选择回国治疗,所以中国的医疗服务应该更加有特色,比如中医医院的建设,这样可以吸引世界范围内的医疗客源。

关于管理者,医院的管理者要给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个与医院方进行交流的平台,让教育工作者更深入地了解医院的现实情况,包括物理环境、患者需求等。如果从医疗建筑设计师培养的角度来看,既要有通识培养,又要有专业培养。通识培养教导设计师如何做建筑,在这个基础上加入专业培养,可以让他们做好医疗建筑。

文/晁军,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