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城市建筑》2015年第7期
作者:黎晗,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2015级博士研究生
说起美国的商业建筑,拉斯维加斯大道两侧的建筑群首当其冲。拉斯维加斯虽然以赌出名,却并非仅仅一座赌城,它向世人展示着鲜明、独特、富有张力的城市文化,也汇聚了异彩纷呈的商业建筑。这里的商业建筑多数是综合性的,集酒店、赌场、商场、餐饮、康乐、演艺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建筑规模也越来越膨胀。行走在拉斯维加斯大道上,数十座商业建筑形态各异,传统与现代、克隆与创新、简洁与繁复在热烈地碰撞、对决。在这里有声情并茂的主题拼贴,比如威尼斯人酒店,将水城的标志建筑、著名桥梁和水道空间生动再现,从室外到室内全方位地渲染出浓郁的水城气息,而其中容纳的则是赌场、商店和餐厅等商业设施,商业的通俗氛围悄然隐匿在了生动的异国风情之中。在这里也有先锋激进的现代元素,比如City Center建筑群,汇聚了Foster Partners、KPF、HKS等8家世界知名事务所的思想结晶,形态各异的建筑单体在统一的规划思路下实现了共鸣。
这些商业建筑看似夸张、疯狂,但在功能流线组织方面是下过一番苦心的,例如Wynn酒店,作为一个集酒店、商场、餐饮、会议、演艺、高尔夫度假于一体的大型商业综合体,在毗邻拉斯维加斯大道一侧的黄金地带布置了大型瀑布水景,以及小体量的商业街和餐饮娱乐设施,涔涔的水声和亲切近人的空间环境引人入胜,两座弧形高层建筑位居其后,与精致的前景形成呼应式的构图,而高尔夫度假区则闹中取静地隐身于最后端,整个建筑布局虽然形态自由,但却在明晰的功能逻辑控制下井然有序。
每到一个城市,当然都会去当地著名的商业街走一走。这些商业街作为城市商业的缩影和精华,因地域文化、城市密度、规划思想等原由而呈现出各异的表情,更给我们带来了一段段裹挟着惊喜与回味的美好体验。在美式文化熏陶下,商业街大多有相同的连锁店和品牌系列,但是其街区形态和单体形式却互不相同,给人们的空间体验除了地域化的商业氛围,更有一些独特元素在其中。
有的商业街以小体量建筑组合,伴随地形自由舒展。例如洛杉矶的比弗利山庄商业区,由数条并排的商业街区构成,每条商业街两侧联排汇集着形态各异但风格相近的专卖店,多数为一到二层的小体量建筑。在加州的阳光下,伴随着整齐划一的棕榈树,整个街区显得明朗而典雅。有的商业街地处密度极高的城市中心区,用商业符号与行人对话。例如纽约时代广场商业区,地处高层建筑簇拥的曼哈顿区中心部位,巧妙地以一条剪刀路段区域开辟成为城市广场,而各色商业店铺则以之为景观节点沿着周围街区铺展开来。在夜晚,时代广场成为霓虹灯的天堂,层层叠叠的灯光标牌与广告屏幕向人们展示着一个彻夜不寐的时尚王国。
漫步在一座座商业建筑中,更多在意的是空间的形态、流线、光效和质感,以及商业氛围的特色营造和体验效果,而这些商业建筑的室内空间也着实带给我们许多惊艳的创意与新鲜的体验。由于经营内容、目标人群、地域特色等因素,商业建筑的室内氛围具有一定差异性,对其体验效果的评价不能一概而论,而相应的室内设计也没有固守成规,而是挖掘和延展了商业空间的固有功能,赋予空间以独特的生命力与体验性。例如,拉斯维加斯Wynn酒店,室内空间融合了新古典、东南亚和新中式等多种装饰风格,随着变换的流线与室外空间相互穿插贯通。
行走之中,随处可见由大量色彩缤纷的鲜花组成的旋转木马、花篮、花球等景观小品。空间的新奇、色彩的绚丽、鲜花的芬芳、真实的触感以及悠扬的音乐带给我们难以忘怀的通感体验。再如,纽约Chelsea市场由一个老旧工厂改造而成,虽然规模不大,但却有浓郁的主题特色。市场长方形的室内空间贯穿一条大走廊,琳琅满目的店铺分列两侧。空间的顶棚和地面基本保持了工厂原貌,砖石、混凝土和钢铁等来自老工厂的建筑材料在这里散发着本色的质感,在一处空间转角的水池,水流自碗口粗细的水管源源不断地喷出。整个走廊中都回荡着水声、人声与往来的脚步声,粗犷的工业质感与自由的市集生活在这里被巧妙地融合。
在体验经济时代,商业成功的关键在于为顾客提供个性化的生活方式以及值得回味的商业体验,相应地,商业建筑的高级形态则表现于空间体验的升华。在美国,商业建筑的发展历经了不同时代供需关系的考验而最终追求提升建筑的体验性,各地纷繁各异的商业建筑则证实了“体验”一词并不是定型化的设计方法,而是从消费者实际感受出发,对现代生活方式的诠释,以及对特定消费文化的解读。在中国,随着电商模式走向成熟,传统商业模式受到较大冲击,借鉴美国商业建筑的发展趋向,我国商业建筑也应从设计理念上重新定位,诠释信息化生活所引领的现代商业内涵,结合特定商业文化提升消费空间的体验性。
文/黎晗,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2015级博士研究生
------------------------------------
CHCC2017第十八届全国医院建设大会将于5月20日——23日在武汉召开,本次大会涵盖超过60场专业论坛,聚合全行业资源,广泛覆盖医建领域全产业链,涵盖战略发展、体制转型、新兴投资、前沿设计、基建管理、运营提升、专项工程、医技空间、学科空间、跨界融合、医院专场等11大版块,邀请350位行业顶级专家带来最新深度学术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