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城市建筑》2015年第7期

文/林之刚,美国HKS建筑事务所董事,高级副总裁,医疗设计总监,美国注册建筑师

因为HKS是美国公司,所以很多理念可能在国外可行,但在中国不一定完全适用,因此可能需要找到一个平衡点,才能实现比较理想的设计和规划。从2015年5月份开始,国内举办了非常多的医院高峰论坛、仪器展等,在参展的过程中发现,除了有很多的设计咨询公司、医疗器械单位参与之外,还看到一些医疗服务的管理咨询公司,这也是一个有趣的趋势。实际上建筑行业能掌控的只是一个方面,对于高效能的建筑来说,这是一个更大的话题,包括了很多其他方面,比如服务量、商业策划、运营管理等。刚才提到医院建设的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运营、投资,HKS除了做医疗建筑外,还做很多的酒店项目,这样的经历也使得在运营管理、前期商业策划等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

至于功能整合的问题,这对于提高效能来说,的确是一个非常好的理念,这也与我们经常思考的问题非常接近,这也许是国内的一个发展趋势。今天想跟大家分享一下HKS在国内做的一些项目。最近在设计广州的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知识城院区,这个项目对HKS来讲是个很大的项目。院区的规模是10.4万㎡ 、500床,旁边有非常高端的住院医院,后面还有以放射治疗为主的泰和城的肿瘤医院。所以如果从错位发展、功能整合的角度来看,可能未来该项目并不需要很大的投资,若需要仪器,有人可以提供仪器,若需要高端服务,有人也可以提供。这就是一种资源整合、合作发展的方式。

在医院不明确的等候会令人产生焦虑,的确在美国的循证设计研究中也提到关于等候的问题,除了浪费时间之外,还会增加患者的焦虑,实际上也会造成一些生理上的不良反应,所以在设计中也尽量避免这个问题。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知识城院区项目中,设计了医疗生活街,希望能够提供比较好的等候环境,并且还引入了一些商业活动,比如商店等很多配套设施。以前在做传统的肿瘤医院时,可能会把大量的精力放在化学治疗、放射治疗等一些治疗空间,但是经过讨论之后,发现其实对于一些进行肿瘤治疗的人来说,会在这待很长时间,所以非常需要商业空间。HKS便把美国的一些商业空间的规划理念引入到这个项目中,形成一个比较舒适的空间环境,很多人可以在这里进行交流,很多生活所需都可以在这里补给。另外,在美国所做的医院项目中,几乎所有医院都设计了和酒店几乎一模一样的餐饮部分。虽然这个部分是需要投资的,但是只要将这部分内容的前期规划设计好,那么做出来的效果一定会很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