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城市建筑》2015年第7期
文/陈宇翔,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医疗卫生建筑设计所助理工程师、美国德克萨斯州A&M大学硕士
美国的《医疗保健设施设计与建设指南》每4年更新、出版一次,从2002年起,华东院就开始翻译此套书籍。2014年和2010年的版本相比,产生了重大的变化,已从单纯的医疗建设书籍分为养老和医疗两本。此书的2010年版有58页的养老、315页的医疗内容,到了2014年,养老的内容已有230页且单独成书,医疗的内容为367页,由此可见养老重要性的日益凸显。目前的主要工作就是翻译这本名为《养老设施设计与建设指南》(2014年版)的书籍,它其实除了绝大部分关注养老之外,还包括一些儿童长期护理的内容。这本书是由美国设施指导协会(The Facility Guide-lines Institute, FGI)编著,凝聚了医生、护士、建筑师等各界专业人士的智慧与经验,折射出深厚的社会基础。
此书分为六个部分,其中重点是第二章至第四章,称之为居住型设施。整本书架构巧妙,将疗养院、临终关怀、协助生活设施、独立生活设施这四种设施之间的共通元素(比如住户卧室的相关内容)在某一章节进行统一说明,在其他章节中不再重复,而是用交叉引用的方式链接。这种方式避免了书籍内容上的重复,不仅减少了整本书的厚度,而且把它作为一本规范或标准使用的时候,可以避免遗漏,因为每一点都有讲到,只是引用了其他章节内容。
这本书的编写参考了很多文献,其中一些和美国HKS建筑事务所林之刚先生提到的循证设计研究(evidence-based design)有很大的渊源。而且它所引用的参考文献是极其权威的,比如废弃针筒收集箱的安装位置,就是根据美国国家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for Occupational Safety andHealth, NIOSH)提供的一个按照人体工程学的公式来确定的安装高度,而且提到这个高度是为了要照顾到95%以上的女性工作人员(护士)。在翻译的过程中注意到这些数值是基于美国女性医护人员的身高,如果将其用在中国的标准中,则需要按照一定方法进行换算。
同时,书中还介绍了一些容易忽视的与安全有关的研究 :中等大小(1~6英寸宽)的地面拼花相比更小的或更大的花纹更容易致人摔倒 ;(室外)浅色材料不应被使用,因为阳光在浅色表面的反光会短暂致盲老年人,从下方或从侧面的光照射眼睛远比顶部光照更有危害 ;混凝土表面处理应该不反光,新浇混凝土自然表面的反光值在65及以上,日光在其表面的反射是一个问题,如果要降低反光值,可以加入杂色或酸洗表面使其降低到35以下;要防止老年人从床上滚下来,但床的栏杆反而容易导致老年人摔倒 ; 白天入口处室内光照要明亮,晚上室外需避免过亮的照明,以便减少室内外之间的光照变化差,因为刚进入一个明显光照低很多的空间时,老年人可能需要停下来直到他们的眼睛适应光线变化为止,因此在入口处应设有座椅区供住户等待他们的眼睛适应。
从另一方面来讲,安全其实是效率的前提,书中提到一个人使用的力量超过16kg时就会极大提高背部受伤的概率,但当两名医护人员搬动一位老人或患者的时候,其体重远远超过32kg,所以提倡安装一种类似导轨的提升装置。如果不安装这种装置,医护人员由于不想增加受伤的可能性,就会减少对患者的护理次数,然而从医学角度来说,患者康复初期的频繁运动是对康复非常有好处的。因此安装这种装置既保障了医护人员的安全,又保障了整个的医疗效果。最后引用“First, do no harm”作为结尾,这句话据传是希波克拉底誓言中的一段,传承医疗教育的传统,美国医疗建筑设计教育也向学生传达了这一重要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