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城市建筑》2015年第7期

文/徐更,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高级建筑师

医院效率包括多个方面,既有管理的效率,也有运行的效率,还包括了设备的使用效率等多个方面。医院效率的提高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工程,各种因素互相作用,有时一个方面效率的提高可能导致其他方面效率的下降。医院效率的提高应该以提高患者的救治效率为核心,提高患者的救治效率是医院的最主要的目的。

医院效率的提高可以有多种手段,不应该单纯地通过增加设备来解决,而应该在现有的经济条件基础上通过合理的设计来加强。

对于医院效率的提高,交通组织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医院的交通组织除了应减少交叉之外,还应减少患者在医院中的移动距离,这是提高效率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现代医院规模越来越大,床位数都在800~1000床以上,面积也都在10万 m 2 以上,门诊的平面尺寸也越来越大,患者在医院中移动距离也因此不断增加,患者在医院中至少要经过挂号、诊疗、取药等几个环节,往返距离的增加不仅影响其心情,也大大降低了医院的运行效率。

医院设计中应该通过控制患者的移动范围来缩短距离,提高效率。大型综合医院按照门诊、医技、病房三区布局,患者的一次诊疗过程并不需要经过所有的科室,设计应突破现有的医疗模式,通过专科楼的设置,将某一种疾病的门诊、医技、住院集中布置,患者的诊疗活动都在专科楼内完成,但是带来的矛盾是设备配置数量的增加,设备的投入也相应增加。医技内容分散设置对原有的管理模式产生影响,会带来管理模式的改变,医院的管理应相应跟上,才能真正发挥出最大的效率。

医院街是目前医院中较常见的交通解决方式,所有门诊及门急诊需要的医技科室通过医院街联系在一起,但由于医院街是平均联系各个科室,患者在医院街中的交通不明确,部分患者的移动距离也比较长,降低了患者的救治效率。医院科室的位置应根据患者的实际需求合理安排,明确门诊患者与医技科室之间的交通联系,简化门诊与医技的联系通道。另外由于医疗体制的改变,三级医疗体制的不断完善,综合医院的门诊量势必会减少,大型综合医院的医技治疗功能越来越重要,医院街的交通组织作用也许会逐渐减弱,甚至有可能消失。医院的交通组织不应固守某一种模式,而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形式的发展有针对性地对待,以取得最优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