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城市建筑》2015年第7期
文/邱茂新,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医疗卫生建筑设计所总建筑师
进入21世纪,中国的医院建设无论在总量还是规模等方面,处在很重要的发展期,建筑的数量和质量都获得长足的进步。中国医院建设和设计的经验在国际上已不可忽视。
医院建设的大潮,成就了一批成功的院长,他们提出了更广泛的关于医院管理的经验和要求。建筑设计的实践,成就了一批医院专业的设计师,其积累的大量经验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理性的分析、判断和决策方法。但是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形形色色,矛盾层出不穷。
经验是有益的,但经验是有限的。医院建筑设计师不是万能的,向院长学习,向经验学习,向实践学习,向事实学习,成为当今医院建筑设计师务实的工作方法。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应广泛借鉴国际、国内同行的经验,共同研究关于医院建筑设计的效率与创新。
国家新颁布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提出了医院建设必须遵守的底线,有助于业主和建筑设计师对医院功能、流程使用的效率研究。
从美国的《JCI标准》和《医疗保健设施设计与建设指南》等标准的连续修订进程可以看出,从总体的医院建筑功能、流程的使用效率,到细部的设计与设施的使用效率,都进行了十分具体的研究。从使用的需求出发,从执行流程的人的性别、人体特征、人体工学,到可能出现的意外,分别进行研究后,制定可操作的条款,既充分体现了对执行效率的重视,也体现了法规对效率概念的尊重。
当人类意识到生存环境遭到的破坏来自自身,于是学会用效率方法来评估自己的行为。绿色建筑成为当今全球化的课题,直接指向环境的使用与修复、资源的利用与再生,节地、节能、节水、节材无一例外地被列入建筑全生命周期关注的内容。
医院建筑是一类特殊的公共建筑 : 具有类似宾馆的使用形式——24小时开放,可以提供普通服务、专家服务与特需服务 ; 具有商场的使用形式——大空间小分隔,既可供个人使用,也可供一群人使用 ; 具有空港的使用形式——确定使用的区域和路线,更多了往返的路线 ; 具有家庭式的使用形式——家庭产房、家庭病房、月子中心等 ; 具有实验室的使用形式——检验科、病理科等 ; 具有特殊洁净要求的使用形式——手术室、产房、ICU、CCU、婴儿室等 ; 具有工厂的使用形式——变配电、水泵、空调、医用气体等 ; 除了一般公共建筑的使用形式,医用建筑还具有化学、物理、生物等特殊的使用形式 ; 除了一般公共建筑在使用过程中的能耗和废弃物排放,医用建筑还具有排放污染的气体、固体废弃物、医疗废弃物、生活垃圾等严重影响环境的使用功能。
除了使用功能的特殊,医院建筑更担负着比一般公共建筑更重要的使命。因此,绿色医院建筑要完成的任务和面临的困难要超出一般公共建筑很多。
在所有公共建筑中,医院建筑与环境存在自身的污染与相互污染的特点,对于城市而言,医院是污染源所在。
要全面地研究绿色建筑的技术,研究实施技术的有效性、可实施性和可持续性,万不可陷入虚贴绿色标签的泥潭,也不可为建“绿色”而“绿色”,建成之后不按绿色建筑运营等“伪绿色”意识。绿色医院建筑技术的核心观念,依然是效率,贯穿在医院建筑设计的自始至终,落实在建筑全寿命过程。
医院的一扇门被重复地装修更换,医院的室内环境一年四季要靠人工方式采光、通风,医院环境因严重污染而废弃,建造过程中的随意更改,医院建设中环境保护和修复的技术、资金投入不足等低效的建设行为,无异于破坏性建设,使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