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
必须坚持“三医联动”打出“组合拳”,增强改革的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
必须坚持合理的利益导向和激励机制,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医务人员的主体作用
公立医院全部取消药品加成、全面二孩政策成效初显符合预判、健全跨省异地就医协作机制……11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新闻中心举行记者会,邀请国家卫生计生委主任李斌、副主任王培安和副主任、国务院医改办主任王贺胜就“ 十三五 开局之年卫生计生改革发展”的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
公立医院全部取消“药品加成”
王贺胜表示,2017年要全面推开公立医院的综合改革,全部取消药品加成。这意味着我国公立医疗机构将彻底告别“以药补医”时代。预计将为群众节省药品费用600亿至700亿元。
要实现这样的目标,改变以前的运行机制,还是很难的。因为它既涉及了深刻的利益调整,改的是体制机制,又涉及到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改革。所以说取消“以药补医”这个机制,是深化医改的重中之重,也是今年最难啃的“硬骨头”。
破除“以药补医”机制如何实现?重点是按照“腾笼换鸟”的思路,按照腾空间、调结构、保衔接的路径破除旧机制、建立新机制。腾空间,就是要开展药品的生产流通使用全流程改革,要挤压药品价格的虚高水分,还要开展医保支付方式的改革,来激发医院和医务人员合理用药、控制费用的内生动力。调结构,就是把降低药品价格、规范医疗服务行为腾出的空间用于调整医疗服务价格,要把检查检验的价格降下去,把服务的价格提上来,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的价值,优化医院的收入结构。保衔接,就是医保支付和财政补助,医保支付和财政补助政策要同步跟进、无缝对接,确保群众负担总体不增加。
全面二孩政策成效初显符合预判
全面二孩政策实施一年来情况如何?王培安表示,可以用两句话来概括:一句话叫做成效初显,一句话叫做符合预判。
王培安介绍,截至去年12月底,去年全国住院分娩的婴儿活产数是1846万,是2000年以来出生规模最大的一年。“去年的总和生育率达到1.7以上,而新世纪以来,总和生育率一直在1.5-1.6之间徘徊。”
王培安说,下一步,国家卫计委将会同相关部门,进一步健全完善税收、社会保障、住房、就业等政策,优先配置妇幼保健、托幼、学前和中小学教育等公共服务资源,构建生育友好的社会环境,鼓励群众按政策生育,保持适度生育水平,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采取多项举措完善基本医保制度
为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难题,卫计委采取多项举措完善基本医保制度。一是扩大药品的保障范围。二是多措并举,降低药价。三是加快推进支付方式改革。
李斌介绍,去年经过一年努力,已实现省内异地直接进行结算。今年要加大力度,加速推进信息化系统建设和全国联网工作,要健全跨省异地就医协作机制。现在有八个省已开展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