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般门诊的分类中,妇产科中分为妇科和产科两类。在患者的心理需求方面妇科和产科是有所区别的,妇科患者因多患有妇科病涉及到生殖与性方面的话题,许多患者觉得羞于启齿,不便详谈或不愿公告于众,造成此类患者人群心理非常的敏感脆弱,对于环境的私密性要求非常高。而产科患者多为孕妇,孕妇准确的定义其实并不是病人,怀孕是一个正常女性的生理现象,可以将她们归纳为特殊的正常人,产科患者对于陌生的医疗环境有一种恐惧感,她们更希望门诊室内环境更加家庭化。
在家具的功能上应注意孕妇在怀孕期间行动不便的特点。就诊座椅可以设计为带有靠背的椅子,但是座深不宜过深,座椅过深会让孕妇在乘坐的时候让身体坐满,容易对体内的胎儿造成伤害;在座椅两侧加上扶手方便孕妇坐下与起身的动作完成。妇产科在其它家具的功能设计上基本与通用型门诊科室家具无异。
在家具的造型上可多采用平面上的多曲线设计,办公桌椅的桌面可以使用多重曲线设计来划分办公桌的工作区域,这样的设计可以使医生和患者所接触的办公桌边缘线都是柔性曲线。其它家具在设计上的造型语言也应该更加丰富,减少直角面的产生,在储藏家具的设计上可以用多层次造型设计,用视觉上的层次感来缓和家具平面上冷漠单调的感受,增加多个室内视觉中心,使家具造型更加温馨化、家庭化。
在家具色彩上应该避免刺激性比较强的色彩搭配,刺激的颜色对孕妇的心理上反应很明显,会使孕妇出现心跳加快以及胎动次数增多等状况,多使用冷色系的淡绿、淡蓝、淡紫色或者暖色系中的柠檬黄,这些色性相对温和的颜色会使孕妇心情平和,同时也能明显减缓孕妇头疼、呕吐等状况。粉色可以应用在软性材质中出现,比如座垫、屏风等,适当的粉色与白色搭配可以营造出一种温馨的、类似于家的氛围。
在家具的材质上,主要使用人造板,辅以少量金属支撑件。在妇产科门诊与患者接触的多的位置添加软性材料,比如桌面边缘、椅面、门诊床扶手等位置。
图1 北京二炮医院妇科门诊室(来源:百度图库)
图2 台湾某医院产科门诊室(来源:百度图库)
如图1,在北京二炮医院妇科门诊室中,医生办公桌为大弧度曲线造型,这种造型消除了日常家具的尖锐角,给患者的心理感受缓和。家具整体色彩使用的是白色加浅黄色,暖色色调使空间显得紧凑并不拥挤,在心理上给患者私密性加强的同时暖色调家具显得比较温馨。妇科在办公桌的家具材质上选用的是钢木结构,木质桌面对于患者有着天然的亲和力,钢架桌腿则坚固耐用。在座椅椅面上覆盖软性材质使其触感更加柔软贴合。
在产科门诊室内,家具的造型与普通门诊共性很大,在进行设计时主要的区别是给予环境营造家庭温馨的氛围。在于家具转角处的处理要更加柔和一些。在家具的功能上,患者所坐的椅子要设置靠背,椅宽适当扩张,在靠背上加入扶手方便患者起身与坐下等行为动作。如图2台湾产科门诊室大面积采用粉色作为空间主基调,家具材质在患者接触面大的家具外部都进行了软性材质包裹设计。
通用型门诊单人诊室的家具与空间设计
医院各科室门诊室内的家具与空间位置摆放关系大致相同,有所区别的是妇产科有单独的检查室,从调研分析通用型门诊家具与空间的位置关系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图3 单人诊室家具与空间的关系(来源:作者自绘)
图4 单人诊室功能区分示意图(来源:作者自绘)
从家具与空间的位置关系层面上,在单人门诊室设计中,如图3、4所示,办公桌椅与患者就诊椅的办公区域家具应该投置在空间非对门处,一般应设置在进入门诊室空间的左手边,这样的设计属于占绝大部分的右手人群使用习惯,同时将空间中的主要工作区域与环境中最主要的交通流线位置错位放置,这样设计也降低了走廊中的人群对于门诊室内工作的影响,一定程度上给予医生和患者私密性体验的加强。
门诊室中的检查区域置于空间的尽端区域,尽端区域位置设置可以很好的隔绝声音、视线的干扰,形成一个拥有良好体验感觉的私密空间。患者陪同人员的休息区域设置在空间入口右侧,陪同人员在帮助患者进行排队候诊等工作后身体与心理都很疲惫,同时他们也想了解患者的病情与情况,所以在进入门诊空间后就开始设置患者陪同人员休息区,休息区域与工作区域的距离设置在120cm-360cm之间,属于合理的社交距离,这样在休息的同时患者陪同人员也可以很好的了解到医生与患者的交谈内容和诊断结果。
资料储藏区设置在空间进门的左边靠墙处,与主要工作区域形成一体化,这样的区域设置是为了将医生作为空间使用者的工作区域形成关联,不会被琐碎的家具打乱在空间中的整体布局。清洁区处于医患交流区与检查区两个区域交通流线的中间,这样的设置可以减短医生在进行两个功能区域工作时的行进流程。最后的更衣区设置在空间入口的右边,当进入门诊空间后,门后的空间被门所遮挡,形成了一个面积很小的隐蔽空间,这个空间可以合理的作为医生的日常更衣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