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3.4亿元新建人民医院外科住院大楼、完成省市下达的基层卫生院标准化建设任务、建成120急救体系……过去一年,英德市大力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取得实效。3月9日下午,英德市召开市委第十三届第15次常委会议,听取了该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情况。会议提出,面对卫生重点建设项目资金短缺的问题,英德拟成立众康医疗公司,通过打包医疗单位资产,拟向银行融资15亿元,完成23个单位66个建设项目和912台(套)设备购置,以及东华镇中心卫生院整体搬迁建设项目。
卫生民生实事“120急救体系”已建设完成
2016年,英德市大力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市、镇、村三级医疗机构建设,医疗卫生体系不断完善,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在创建等级医院方面,英德按照“三级甲等”标准完善英德市人民医院建设,投资3.4亿元新建外科住院大楼。英德市卫计局还指导英德市人民医院积极开展广东省县级医院胸痛中心建设试点工作,血管造影、三维重建技术达到省先进水平。该市还投入8200万元改造市中医院门诊大楼、新建住院综合大楼,积极创建广州中医药大学非直属附属医院。在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方面,英德市制定了《英德市创建卫生强县(市)乡镇卫生院达标建设实施方案》,并于2016年完成了省下达的5家卫生院标准化建设任务和清远下达的64间村卫生站标准化建设任务。同时,将全市符合规定的卫生站纳入社保定点单位,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基本实现“小病不出村”。
另外,2016年卫生民生实事———120急救体系也已建设完成,英德市人民医院急救中心、市中医院、浛洸镇、东华镇、青塘、大湾、九龙和西牛卫生院急救站均建成并投入使用。同时,英德在加快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等方面也卓有成效。
英德市卫计局相关负责人也谈到了医疗卫生事业存在的一些困难和问题。如城乡医疗卫生水平发展不够均衡;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缺乏,卫生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偏远的基层卫生院严重缺乏专业医技人员,缺编达357人,占编制人数18.8%等等。
拟融资15亿元推进卫生重点建设项目
据介绍,根据《清远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清远市2016-2018年医疗卫生强基创优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清府函〔2016〕449号),英德拟计划本月底制定好卫生强基创优行动计划实施初步方案报市政府审定。接下来,英德将做好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创三甲工作,如期推进120急救体系(含内科大楼)、市中医院住院大楼、市妇计中心整体搬迁、东华医院整体搬迁等项目建设,完成8家镇卫生院达国家标准化建设任务。
英德要想按时推进目前的卫生重点建设项目,首先面临的是建设资金问题。对此,英德市卫计局主要负责人表示,将成立众康医疗公司,通过打包医疗单位资产,拟向银行融资14亿元,完成23个单位66个建设项目和912台(套)设备购置,总投资约18.6亿元。另外向银行融资1亿元,完成东华镇中心卫生院整体搬迁建设项目,该项目总投资2.54亿元。
今年,英德还将继续深化县级公立医院改革,重点推广市镇一体化管理模式,通过组建医疗联合体的方式,实现技术下沉。另外,英德今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30%以上、重点人群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60%以上。
据介绍,今年是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先进单位最后一年。英德目前正准备申报全国基层中医药先进单位相关资料,计划3月份申报,6月份迎接国家验收。
同时,为了缓解目前专业技术人员紧缺、资金投入不足和影像诊断业务需求不断增加的局面,英德将充分利用四个影像诊断中心,以点带面形式覆盖全市25家医疗机构,加快镇村一体化综合管理平台(村医平台)建设,逐步落实全市256家村医的信息化管理,整体提升镇村一体化的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