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万桑
瑞士联邦建筑师协会注册执业建筑师、瑞士 Lemanarc 建筑及城市规划设计事务所创始人、首席设计师。
初见张万桑是在第二届中国医院节能大会上。低沉浑厚的嗓音,慢条斯理的话语,时而静静地思考,时而生动幽默,让人对这位专注于医疗建筑领域的设计师印象深刻。
节能应从利用土地开始
中国沿海地区与西欧发达国家的人口密度相差无几,而临近的日本,其中心城市人口密度更远超我国沿海地区。因此,用地紧张是每一个城市中心区都会面临的难题。
从土地利用角度,将医院建筑的下部空间留给市民,挂接与医疗生活相关的区域,是一个开放性的做法,其能将城市融入生活,并使医疗体验从属于城市。而目前,土地利用却存在着大量浪费。例如,一块土地的容积率是5,意味着建筑占满其中只需要5层,但是,如果建筑占地面积仅为用地面积的1/3,建筑就不得不加盖到15层了。尽管剩下的区域表面上是公共用地,但是公共用地的上层空间会被浪费。不如总共盖五层,把建筑的一层或两层留给公共使用,这样集约化的利用价值会更高。从医院长远的运营角度,把自身当作社会的服务者,给予社会更多的分享空间,会产生更高的效益。
限高是节能的必要措施
虽然绿色节能是近年来的时尚,但其包涵了自古以来的智慧。在中国古代,建筑全都以院落的形式存在。那时能源稀少,所以人们更知道如何节能。以北京的四合院为例,冬季外墙会直接参与冷热交换,但仅有一面墙直对冷风,其他三面的迎风量很少,最大程度减少了西北风带来的冷热交换;而到了夏季,热风上行,会将院落里的热空气带走。
“在欧洲,造价是以立方米计算的,对层高有严格的控制。而在国内,则以平方米进行计算。使用立方米的计算方式,在设计之初建筑体量就会被严格控制。事实上,建筑容积越小在冬季加热的区域就会越少,能耗也就更低。所以层高不需过于夸张,应要尽量压缩。”张万桑说。
聪明的幕墙表皮恰恰是节能的未来
在张万桑眼里,越贴近使用者的能量供应,越节能。其次,建筑节能关键需要保温设计。他说:“设备不可能拯救全世界,它仅能提供能量。即使把房间烧得很热,墙体却单薄,热量也会不断的流失。因此,建筑的围合应是从屋顶、立面到底部全方位的覆盖。”
他还指出了现在国内存在的节能误区。例如,医院不允许设计幕墙结构,但其实它要比非幕墙节能许多。西方很多新兴的大型项目纷纷采用幕墙结构,这并非偶然。幕墙如同衣服一般将建筑包裹,形成更为密闭的保护层。而且,幕墙作为大型项目的外包装系统已具有上百年的历史,十分安全。同样,有人会认为幕墙就是一层玻璃,不节能,这是一个大误区,因为在现代的建筑中已很少使用石墙,大多是贴皮。幕墙构造节能的根本原因是它从属于外包装的表皮,与内部结构脱离,隔离了冷热交换。
张万桑为此专门计算了一笔账单:玻璃是用沙子加热而成的,而石头不仅需要破坏环境,还需一块块运抵、切割。同等质量的石头单平方米的价格至少花费近百元,而玻璃成本只需几十元,两者相差近10倍。可见,在原材料价格和材料耗能上玻璃更具优势。另一方面,玻璃还能透光,有光就会有热量。冬天阳光可以透入,而炎热的夏季,通过外部遮阳和导热,可以避免阳光的直射。这是一种聪明的立面设计。
在材料的选择上,张万桑认为设计应选用造价更低的材料,因为造价越低,材料所代表的每个原材料生产各层级付出的能量就越少。材料自身是无辜的,只会存在是否能被聪明构造的问题。鼓楼医院通过聪明的幕墙表皮设计(Smart Skin),实现了对风、光、景、绿植、遮阳和噪音控制等方面的综合控制,是典型的第五代节能立面,帮助建筑大大降低了能耗。
医养环境设计杂志编辑:刘斌